明年1月1日起,行人闖紅燈將被罰100元,在禁止停車的道路上停車將被罰200元!隨著《關于修改〈廈門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的決定》的實施,有關行人、車輛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罰新規將更加嚴厲。根據我市城區文明測評的工作安排,12月又是新一季度測評,“文明創建暗訪團”此次測評的主題正是交通文明。
實地暗訪、記錄取證、測評扣分……昨日,全市城區文明程度指數專項測評結果(第四季度)正式出爐。針對測評中發現的問題,市委文明辦將形成問題清單,反饋到各區,要求全面整治。每季度測評的排名情況也將通過本報予以公布,并納入對各區委區政府年終績效評估分值。
>>>創新舉措 備受肯定
在12月1日召開的中共廈門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的工作報告中,也對文明創建的創新做法予以肯定。報告指出,我市在鞏固提升文明創建成果方面,創新方式方法,引進第三方測評,發揮新聞媒體監督引導作用,推動文明創建常態運行。
從7月開始,市委文明辦聯手本報開展為期一年的城區文明測評工作,組建由媒體記者為主要成員的“文明創建暗訪團”,通過記者的視角,發現在美麗廈門建設和城市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的不文明現象和熱點、難點問題。每季度的第一、二個月專項暗訪,曝光問題、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每季度的第三個月組織專題測評,當場記錄取證、測評扣分,公布各區排名情況。
“以記者的視角去看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用事實說話,更加深刻,更加客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黃鶴麟表示,“文明創建暗訪團”以發現問題為導向,在市委文明辦的組織指導下開展暗訪工作,關注社會熱點部位,通過文字、圖片記錄不文明現象,剖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從而推動問題的解決。
我市文明創建的創新做法,也得到了省委文明辦的認可,將推薦申報中央文明辦精神文明創建創新案例。
>>>實地暗訪 測評扣分
不打招呼、不走過場。為保證測評結果的公平公正,測評組的工作內容都屬于“絕密”,測評地點由市委文明辦從島內外六個區考評點庫中各隨機抽取一條主干道、一條非主干道、兩個主要交通路口,裝入信封封存,測評組成員出發前才能抽取信封。
緊貼本季的交通文明主題,測評以實地暗訪為主。路名牌不規范,一處扣1分;行人亂穿馬路,一處扣0.2分;亂停車10輛以上,扣3分;機動車闖紅燈,每例扣1分……測評組當場記錄,拍照取證,測評扣分。
一些人無視交規,橫穿馬路闖紅燈。
本季測評中,不論是島內,還是島外,亂停車現象是通病,也成了各區測評分值的必扣點。特別是在一些靠近生活區的主干道、次干道上,亂停車現象尤其普遍,違停的車輛不僅“騎”上了人行道,還“橫貫”盲道,行人只能繞著“S”形避讓。在島外,不僅機動車亂停車現象嚴重,摩托車、電動車隨意停放的現象也很突出。
在島外的主要交通路口,電動車、摩托車常常亂了套,綠燈還未亮,就急匆匆地橫穿馬路,尤其在交通高峰期,非機動車組成的“大軍團”無視紅燈,穿梭在車水馬龍中。即便在島內的禁行路段,電動車違規上路也屢見不鮮。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現象也是相對集中的扣分點。不論是斑馬線,還是欄桿護欄,都能見到行人隨意過馬路等不文明交通行為。
島外主要交通路口,電動車、摩托車常常亂了套。
本季測評還結合了部分市容市貌方面的測評內容。測評組在走訪中發現,煙頭、垃圾袋、小廣告等“老毛病”還是比較常見,有的路段還存在道路破損、路面積水等問題。廈門是旅游城市,但一些路名牌上的拼音和英語標注出錯,鬧了笑話,也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電線桿等處被貼上“牛皮癬”。
【排名】
城區文明程度指數專項測評結果(第四季度)
●第一名:海滄區 ●第二名:思明區
●第三名:湖里區 ●第四名:集美區
●第五名:同安區 ●第六名:翔安區
【測評標準】
主干道、非主干道
●道路名稱與設施管理是否到位
●市民交通行為是否守法文明
●電動車、摩托車管理是否到位
●道路未被侵占,無占道停車
●路面硬化、排水設施是否完善
●無擺攤設點、占道經營現象
●市容環境衛生是否整潔
主要交通路口
●交通管理是否暢通,交叉路口無嚴重阻塞
●交通秩序管理是否加強
●道路名稱與交通設施是否完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