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燕窩,有的每克賣70多元,有的卻只賣十多元甚至10元以下。記者走訪時發現,目前市面上燕窩價格非常凌亂。低價燕窩大部分屬于走私貨,未經檢測,質量令人擔憂。
暗訪
市場鮮有正規貨
在蓮坂一家滋補品店,店家極力向記者推銷自己的燕窩,“你捏一下燕窩就能知道,我們沒刷明膠、沒加厚、好泡發,一克才10-15元錢,產地是馬來西亞的。”
而當記者向店家提出能否提供產地證明、檢驗檢疫證書、衛生證書等相應證件,是否有“一品一碼”的正規貨時,店家卻表示:“你要證照齊全的可就不是這個價了,一克至少50元。我們沒有這些證件,只能說,我們店已開了4年了,都是做熟人生意,若你覺得不滿意,可以無條件退貨。”
而“燕窩美女”也表示,不可能提供任何證書、條碼,“你可以拿去檢測,若指標不合格,假一賠十。我都是賣給同學、親戚、朋友,若質量不好,吃了害了人家,我怎么能做這種生意?”
記者走訪了6家燕窩企業,有5家企業坦承自己賣的是水貨。
鑒別
正品都有溯源碼
燕之屋品牌總監沈曉聰說,2013年7月燕窩進口解禁之后,從馬來西亞直接進口的干燕窩,原包裝上都有一個追溯標簽可以查詢。2015年進口的燕窩,國家不允許拆包散賣,并堅持實施進口燕窩產品“專廠專號專用”和“一品一碼”,即每一盞燕窩上都有一個二維碼。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還開發了“中國燕窩溯源管理服務平臺”及溯源標識,提供境外獲華注冊燕窩企業進口產品溯源管理,實現燕窩“專廠專號專用”和“一品一碼”,消費者通過唯一的“燕窩碼”查詢,可獲得燕窩原料、生產、進出口等信息。
記者走訪的6家燕窩企業,只有同仁堂的產品貼有這款溯源碼。
在線渠道的情況也如出一轍。在淘寶等網店搜索燕窩,可以搜出數萬個店鋪。不少店家都聲稱自己的燕窩來自于馬來西亞、印尼、香港等地,是直銷、直營、直送,可對檢驗檢疫證書、報告等卻三緘其口,拿不出來。
而在蓮坂的同仁堂藥店,記者看到,這里銷售的燕窩,每克價格分別為78元、58元,最便宜的也是10克368元。每一盞燕窩都貼有一個溯源碼。
利潤
每公斤價差數千元
種種情況表明,消費者買到的燕窩,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走私渠道。
“其實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一位經營者說,走正規渠道,費用高,程序非常麻煩。“合法燕窩比非正規渠道進口燕窩至少要貴5000元一公斤。因為要加收17%的進口增值稅。此外,出口前,印尼和馬來西亞的主管部門檢疫局按照要求對燕窩產品進行抽檢。進口時,我國檢驗檢疫部門也將進行抽檢。兩次抽檢的費用分別由生產企業和代理商承擔,自然最終都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即使是品質一樣的燕窩,算下來合法要比非正規渠道進口的燕窩貴5000元到1萬元/公斤。”
業內人士透露,燕窩走私的方式主要就是“螞蟻搬家”,化整為零,用錫紙或黑色塑膠袋等包裹藏匿,有人甚至將燕窩拆散藏于薯片餅干袋中,從香港走私燕窩入境。
燕遇總經理陳慧瓊說,非合法渠道進口的燕窩未經檢疫,可能帶有禽流感等動植物疫病及有害生物;同時也無法確保質量安全,走私進來的燕窩有可能是假燕窩,甚至是毒燕窩。
揭秘
為何商家不走正規渠道?
●降利潤
檢驗檢疫時需要交17%的增值稅,倉儲和檢驗以及標簽碼費用等,這會降低燕窩利潤。
●質量關
普通燕窩多噴一點水,就能把水賣出燕窩的價格。而燕窩屬于高蛋白產品,水分含量高了微生物容易滋生,導致亞硝酸鹽超標,可能檢疫通不過。
●溯源碼
消費者對溯源碼的接受度不高,廠家不希望再加一道工序增加成本。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燕窩溯源服務平臺工作人員介紹,雖然溯源碼不是強制的,但目前獲得中國注冊的馬來西亞16家和印尼8家企業,全都申請了溯源標簽。
提醒
燕窩碼可查溯源信息
資料顯示,自2011年7月“血燕”亞硝酸鹽超標事件后,我國一度停止所有海外燕窩產品的進口,直至2013年起才逐步放開。
為防止以次充好,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提供了境外獲華注冊燕窩企業進口產品溯源管理,消費者通過唯一的“燕窩碼”查詢,可獲得燕窩原料、生產、進出口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