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異木棉。陳理杰圖
豬籠草。陳理杰圖
去年底上映的《神奇動物在哪里》,將人們帶入了神奇動物出沒的魔法世界。魔法世界只是奇思妙想,廈門市園林植物園春節期間“上線”的奇趣植物區,則打造了現實版的“神奇植物在哪里”。
奇趣植物區坐落在百花廳的北角,從植物園建園開始,這里便是園區的引種馴化區。奇趣植物區匯集了來自五大洲共計200多種特色植物,其中大部分植物都是首次“會客”。
奇趣|百變植物各有所長
奇趣植物區的代表,非入園處的白花異木棉莫屬。它2015年才入住植物園,一直被雪藏,此時正處于落葉期。它猶如一顆巨大的心臟,兩端分叉的枝干好似心臟的靜脈和動脈。
葉子足有A4紙大、葉片呈心形的輕木,是世界上最輕的木頭。別看它現在個頭不大,成長后的它能達十余米高。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它的樹干密度極低———若等其長到十幾米再將樹干砍下,一個成年人能輕松扛起。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詩句里的紅豆,在奇趣植物區里也有生長。在園區內的玻璃花房旁,就有幾棵高大的海紅豆。漫步于這幾棵海紅豆樹下的你,不妨找一找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相思豆。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灌木,實則大有內涵。奇趣植物區內路旁,在玻璃花房外,有一叢名為神秘果的灌木,它會結出一顆顆神奇的果實———吃了它后,不管進食多酸的食物,也能在口中化為如蜜糖般的甜味。
奇妙的食蟲植物則“躲”在奇趣植物玻璃花房營造的溫室里。形態各異的豬籠草、輕盈小巧的捕蠅草是大多數市民能叫得出名字的,還有不少食蟲植物界的小伙伴是難得一見的。小白兔貍藻的花如一只萌態可掬的小兔子,帶著兩片粉嫩的耳朵,看似乖巧其實“兇殘”,平日里,它利用葉片包裹捕食水中的小動物。
茅膏菜。陳理杰圖
假葉子。陳理杰圖
小白兔貍藻。陳理杰圖
養護|量身打造新家園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要怎么適應在廈門的生活?
植物園的園林植物專家陳恒彬介紹,它們雖然都生長在同一個園區,但看護方法大有不同。比如,輕木怕冷,在寒潮來臨前,工作人員就要用塑料薄膜為它量身打造小型溫室,幫它御寒。
兩座玻璃花房一冷一暖,營造不同的氣候條件。在暖室里,主要“住戶”是食蟲植物及各類蘭花———通過設備制造出高濕高溫的熱帶叢林小氣候,室溫保持在20℃以上,每隔30分鐘會進行人工噴霧,陽光下的雨霧,亦真亦幻。冷室里,則有來自不同地區的秋海棠共計60余種。雖說是冷室,它的冷也是相較暖室而言———氣溫保持在15℃到18℃。
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也大不相同。年幼的檀木必須寄生于其他植物旁才能汲取土中養分,工作人員便在檀木植株旁養上一排竹節黃,以供檀木寄生。食蟲植物捕食昆蟲,在閉館后,工作人員便會有意打開玻璃花房大門,“引”蟲入內。
有趣的是,一些植物雖然離開了原產地,但仍保留著生長在原產地時的“生物鐘”。原產于美洲的人心果,就一年到頭都在開花、結果。最近,奇趣植物區里的人心果已果兒滿樹,再過不久,或能欣賞到花、果掛枝頭的奇觀。(記者 陳璐 通訊員 黃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