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今年剛成立的文化銀行,陳慕天一群人已經幫臺灣50多個商業產品對接,通過融入文創的概念,讓民眾能有新的認識。“我們也幫臺灣的旅社與染布坊做對接,大家可能會好奇,這里面會有什么樣的化學反應?我們在旅社打造了染布坊的攤位,通過這項傳統工藝的推廣,讓游客可以記住這家有染布坊的旅社,也可以幫染布坊打通新的銷售通路,一舉兩得。”首次來文博會參展的陳慕天也希望能多觀摩大陸的文創市場:“只要有機會,我們都會想來大陸嘗試看看。”
傳統紙藝吸引人潮觀摩
“看,我們的信箋面具是特別的紙造的哦。”來自臺灣的手工藝品社的負責人蔡爾容告訴記者,此次他們帶來了不少特色的紙制文創品,將神話元素、十二生肖元素都融入其中。
五彩斑斕的顏色彰顯著老一輩人的傳統工藝。蔡爾容表示,自己的這門紙制手藝已經傳承了60多年,如今也將傳給第三代來繼續發展。從傳統的紙制神像工藝到結合現代元素,融入創新,制造了豐富的文創品,他們的腳步從未停下來。
蔡爾容表示,看似柔軟的紙在他們手上將會變得十分堅固。“我們制作文創品的材料挑選的是竹纖維的紙,既容易塑形,也不容易走形。”蔡爾容說。
如今,他們將這門手藝帶來大陸,讓更多的市民看到了這項傳統的手工藝所迸發的文創生命力。蔡爾容笑著說:“這些特別制作的信箋很受大家的喜愛,好多人都會買來收藏或是送人,也讓我們未來更加堅持傳統手作的道路。”(記者 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