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坤和指出,金門文化從“戰地文化”到“一個活的閩南文化”,變得是表述方式,不變的則是由“閩南”、“僑鄉”及“戰地”組成的文化內核。他說:“金門的模范老街距今有近百年歷史,特別是結合古跡‘貞節牌坊’形成金門的形象商圈,人文記憶成為金門文化資產,老街的情愫變成文創的活水。這也是我們想讓大家看到的文化金門。”
同時,金門縣府文化局主辦、臺灣師范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承辦的“金門演義———2016金門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金門文創商品成果特展登場,現場共展出9款全新設計、開發的金門特色文創商品,以金門特色風獅爺、花帔、燕尾、風雞等為主要創作元素,借以傳達金門豐富多元的文化潛力,展示產品有皮夾、桌游、撲克牌、陶笛等,十分吸引眼球。
文化銀行升值臺灣文創
一群來自臺灣的“90后”打造不一樣的文創平臺。創辦人之一陳慕天笑稱,他們與大家傳統認知的銀行很不一樣。“我們儲存文化,讓文創升值。”
“這是我們幫臺灣的茶葉商設計的茶葉明信片,里面附帶著茶包可以泡茶,而明信片還可以寄給親朋好友,我們設計的概念是讓茶葉能成為親朋好友之間的‘信使’。”陳慕天說,他們的文創對接不僅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