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價科學引流人群
緣由2
調整結構
按照此前規劃,到2020年,廈門BRT的日乘客量為25萬人次,如今超過了30多萬人次,已經超負荷運營。“有些應該公交分擔的部分,卻轉移給了BRT。”業內人士說。
記者注意到,公共交通運營中,確實存在結構不合理問題。如兩個站點之間,常規公交和BRT均可直達,多數市民會選擇BRT出行,因為不僅快,票價還更低。這對平峰期影響不大,但在高峰期時段,難免會增加BRT的運營壓力。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BRT在各個城市中的定位,是一種介于快速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之間的新型公共客運系統,通常也被人稱作“地面上的地鐵系統”。在絕大多數城市中,BRT的票價要高于常規公交。
隨著日后地鐵開通,廈門城市交通也將形成一個穩定的格局:公共自行車、常規公交、快速公交、地鐵、出租車。
“快速公交的費用應該要高于常規公交票價,低于地鐵票價。”業內人士分析,這樣才能依靠票價正確引流人群,促進城市交通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