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風起隴西》是根據(jù)小說改編的,但是一般影視化之后劇情都會和小說有點初入,很多劇都是這樣的,因為小說的一些情節(jié)不適合播放。那么《風起隴西》電視劇和原著有哪些不同?劇版和原著的九大不同之處?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風起隴西》電視劇和原著有哪些不同
一、原著中,與馬販接頭的是陳恭,而不是劇版里的林良。
陳恭拿到情報后,并不是像林良一樣,在街上打開情報看。而是小心謹慎地回到家里后才仔細閱讀。
二、原著中,燭龍這條線一直是郭剛在管理。
郭剛年輕氣盛,急于有所作為。燭龍就是看準這點,才主動搭上郭剛,從而成為魏國間諜的。但是電視劇里改成了燭龍是郭淮手下,到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zhàn)爭前,郭淮才交給郭剛的。
燭龍?zhí)鎿Q了正確的情報,導致蜀軍大敗,曹魏重新奪回天水城。郭剛自己都沒有想到,燭龍能量這么大,連連向陳恭感慨:“沒想到一上來就給我送這般大禮。”
原著里,燭龍是諸葛亮特意派到魏國的,他明面上是郭剛的手下,其實借力打力,為蜀漢效忠。所以,在原著里,燭龍是主動選擇了沒有經(jīng)驗的郭剛,情節(jié)設(shè)定更合理一些。
三、原著中,主持抓捕白帝行動的是郭剛,而不是電視劇里的糜沖。
糜沖在原著中是從被派往蜀國偷竊弩機技術(shù)才出場的。劇里這么改,應(yīng)該是想更加豐富糜沖這個角色。
電視劇里,糜沖的第一個亮相是部署手下抓捕白帝。我不知道為什么演員在處理這一段的時候,身體要晃來晃去。雖然有個鏡頭是糜沖端起酒喝了一口,但顯然這么重要的事情,糜沖是不可能喝醉的。那為什么說話要搖搖晃晃的呢?
四、原著中,和白帝接頭的是陳恭,白帝發(fā)現(xiàn)自己暴露后,在客棧樓梯上留下了記號,陳恭看到后轉(zhuǎn)身就走。
隨后郭剛趕到酒肆,白帝站在樓梯上朝郭剛沖去,臨終前刺殺了郭剛。電視劇里改成,陳恭和郭剛在酒肆對面喝酒看舞,郭剛說要抓捕白帝后,陳恭吩咐人升起花籃,白帝轉(zhuǎn)身就走。死的是蜀漢新派的剛到魏國的游梟。
五、原著中,陳恭是陰輯的學生。
電視劇里,陳恭成了李嚴的門生。陰輯是司聞司的司丞。司聞司主要負責蜀國對外的一切情報活動的策劃與執(zhí)行,包括安插間諜、聯(lián)絡(luò)、調(diào)度等實務(wù)性工作。陰輯悉心培養(yǎng)了陳恭,并把他派到了魏國當間諜。
但是電視劇里把陳恭改成了李嚴的門生,暫時看不出有什么用意。
六、原著中陳恭的代號是黑帝,白帝另有其人。
電視劇說陳恭是白帝,這樣劇情更緊湊一些,可以理解。
七、原著中狐忠先在軍謀司工作,之后再調(diào)到李嚴手下。
之所以這么安排,是因為荀詡查曹魏偷弩機技術(shù)的過程中,是狐忠作為協(xié)助者,一邊誤導荀詡一邊向糜沖透露消息并利用職權(quán)為糜沖行方便。電視劇直接把狐忠安排在李嚴手下,可能是想偷弩機技術(shù)和策反李嚴雙線并進,畢竟電視劇只有24集。那么,到時候狐忠要怎么幫助糜沖,很期待。
八、原著中林良是郭剛的副手,抓白帝,逮陳恭都很盡力。
電視劇里把林良改成了陳恭的幫手。
九、原著中沒有陳恭送情報,被燭龍調(diào)換一事,電視劇增加了這個部分,很好看,加強了戲劇沖突。
以上就是全部內(nèi)容,更多精彩請繼續(xù)關(guān)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