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隨著圣火緩緩熄滅,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在山西太原圓滿閉幕。在運動員用拼搏奮斗的體育精神為觀眾獻上一場場精彩賽事的同時,運動員駐地青運村里,文化互動展示中心和文化廣場成了運動員在緊張比賽之余放松身心的好去處。
位于青運村公寓樓下的文化互動展示中心,山西味兒十足。唐晉鑄夢、晉陽古風、龍城精藝、并州匠心4個篇章盡展山西非遺技藝成果。晉侯鳥尊、唐叔虞鼎等代表中國青銅器輝煌歷史的經典之作,古代民居、應縣木塔、清代古門樓、二龍戲珠照壁等體現山西人民智慧的古建筑,向觀眾敘述著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晉陽的滄桑巨變。展示中心還展出了永樂桃木雕刻、琉璃燒制、晉源風箏、賈氏泥塑、武氏繡法、古法斫琴等一系列國家級和山西省級非遺項目,令入住青運村的運動員大飽眼福。
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再上色……沒幾分鐘時間,吉祥物“青青”就出現在山西省級非遺項目太原傳統面塑傳承人王博的手中,前來參加運動會的20多位運動員目不轉睛地盯著王博的雙手。等他演示完,幾位運動員迫不及待地體驗面塑制作。“運動員最喜歡做的面塑形象是‘青青’,在我的展位前,一天最多接待200多名運動員和教練員。”王博說。
王博面塑展位旁邊是他的妻子趙淑霞的太原糖人展位,同樣吸引一大批運動員駐足觀看。趙淑霞是趙氏糖人第三代傳承人,經過她捏、吹、拉、剪,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趙淑霞一邊制作,一邊向運動員講述糖人的歷史:“糖人也叫‘戲劇糖果’,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是由麥芽糖、蜂蜜、冰糖精心熬制而成……”
一位自行車運動員給太原剪紙傳承人王銀鳳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名運動員很耐心地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剪出了一只蝴蝶,并開心地貼在手機背后。王銀鳳告訴他:“剪紙就跟你們平時訓練一樣,唯有專注、耐心,才能做到最好。”
負責青運村文化互動展示中心講解工作的志愿者王瑞琪告訴記者,很多運動員十分喜歡展示中心,不少運動員在比賽之余經常前來學習體驗,多的時候有500多人。太原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張建民表示,從太原市200余個非遺項目中,篩選出22個進入展示中心,通過固定展覽和互動體驗相結合方式,讓運動員在體驗優秀傳統文化中放松身心,青運村“晉味”文化撲面而來。
太原漆器傳統手工技藝傳承人郭喜梅說:“這次‘二青會’,各個領域的非遺傳承人聚集在一起,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和交流,將各種文化創意匯集到一起,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除了青運村文化互動展示中心,文化活動廣場是青運村里最活潑、歡樂的一方天地,一場場文化大餐豐富著運動員的文化生活。青運村7月17日開村,演出正式開場,8月4日至18日每日一場。“22場文藝演出經過招標和審核,從530個備選節目中篩選而來,涵蓋戲劇、歌舞、曲藝、雜技等藝術門類。”青運村文化活動中心工作人員田壯壯說,前來表演的多是太原的演出團體,包括太原市歌舞雜技團、太原市話劇團、太原市實驗晉劇團、太重鼓樂藝術團等。
“節目選擇,除了要具有濃郁的山西本土特色,還考慮到青年人的年齡和審美,多一些歡快時尚的內容。”田壯壯告訴記者,每天的演出安排都有預報,運動員手冊上也有節目單。“我們可以各取所好,從白天的緊張競技模式切換到看演出的開心放松模式。比賽之余到這里緩解壓力,能接觸山西特色文化,感受太原味道。”14歲的浙江省運動員余依婷說。
“二青會”期間,話劇《瘋狂的瘋狂》在文化活動廣場舞臺演出。故事與興奮劑有關:賽車手耿浩喝了自己代言的含有興奮劑的保健品,引發一系列錯綜復雜的事件。該劇上演時反響熱烈,運動員發出一陣陣會心的笑聲。演出當日,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檢查處工作人員來到青運村檢查工作時這樣點贊:運動員村演出的節目,編排上細心周到,不僅形式多樣,還考慮到運動員放松心情,同時寓教于樂,進行反興奮劑相關教育,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