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合月在古代的寓意意味著什么
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天文現象,并且早在100年前的天文觀測的精確程度就可以在那時測算出5月16日會發生月掩金星。一個早就被預測出來的科學現象能有什么預兆么?唯一要說什么意義的話,就是證明了現在對于太陽系科學模型的正確性。
黃道指的是地球上觀測太陽運動的軌跡,地球上觀測黃道是一個圓,太陽系內絕大多數天體(八大行星,包括我們的月亮)都在黃道南北一個很小的區域內活動,這個區域叫做黃道帶。 我們的月亮繞地球公轉的速度比較快,27。32天可以公轉一圈,那它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可以有13°每天,而別的天體呢,一天最多1°,那這樣月亮一個月都會接近一個天體(太陽,行星,已經黃道附近的恒星)一次,當兩者最接近的時候,就叫做合月。
金星合月意味什么
善觀天者稱之為大兇大煞的預兆,凌下半弦則為輕,凌上半弦則為重,一般認為此星失行失紀,會導致兵戈誅伐,戰爭刑罰,無論結劫大小,都如響雷摧木,令世變色。
金星合月,也就是金星和月亮正好運行到同一經度上,兩者之間的距離達到最近,它是行星合月天象中的一種。
金星合月星相學解釋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半徑比地球少300公里。當金星黎明前升起在東方,我國古代稱為“啟明星”;當金星黃昏后出現在西方,我國古代稱為“長庚星”。“金星合月”現象大約每30天發生一次。當金星是啟明星時,頻率是一樣的。只要月亮每追上金星一次,就是一次金星合月。當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時,就有可能出現“月掩金星”的天象,其原理與日全食相類似。
相關閱讀:
金星合月是什么意思?2018年5月18日金星合月具體時間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