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土樓作為中國繼長城、故宮之后第三個視覺符號推向世界”。如何將福建土樓品牌推向國際市場,著名國際旅游服務與營銷專家莫里森日前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5月5日至7日,受福建省旅游局邀請,著名國際旅游服務與營銷專家、國際旅游學會主席、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特聘咨詢師阿拉斯泰爾·莫里森教授到福建土樓景區考察。莫里森作為一個國際旅游專家,曾參與主持了30多個國家(地區)多項重點旅游項目的研究。
莫里森稱自己在20年前看過福建土樓的圖片,就一直向往來土樓看看,此次福建土樓之旅讓他得償所愿。在永定土樓景區期間,他“下基層、接地氣”,不僅觀看了“客家婚禮”等民俗活動,并深入土樓體驗土樓人家的生活起居,全面了解客家土樓歷史文化。
“建筑是土樓的文化精髓,但更應讓人知道其背后的人文歷史。在海外有上億客家人分布在國外,實際上國際友人對于此種文化是非常好奇的。”三天的考察,讓莫里森對福建土樓客家文化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解讀。他認為福建土樓國際市場的打造,關鍵在于針對國外游客旅游特點,讓游客深度了解土樓歷史淵源和土樓人背后的歷史傳承,將單一的觀光型旅游和體驗式旅游有機結合起來。
打造國際市場并非易事。莫里森認為,要真正實現福建土樓與國際接軌,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多方合力,以省級層面做主導,企業、政府整合資源擰成一股合力,共同組織推廣,“當然并不是一定要將土樓的三個景區做出差異來”。
政府方面,要承擔做好國際營銷和推廣福建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將土樓作為中國繼長城、故宮之后第三個視覺符號推出去”。保護福建土樓原生態文化建設,盡量在經濟中平衡,“建立可持續旅游發展的概念是全球的主流趨勢。”另外,從國外游客年齡劃分,今后,政府應向北美市場40歲以上中年人和兒童游客重點推介。
企業方面,要打出國際品牌首要是語言關。莫里森建議企業引進具備多種語言能力的導游人才;并提升景區交通、住宿等配套設施產品,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另外在宣傳片制作上,可邀請外國人制作景區專業英文宣傳片。
另外,要加大旅游零售產業鏈的調整和規劃,打造和推出一批有特色、有檔次、原汁原味的旅游產品。諸如紀念品市場方面,要多打造差異化紀念品,增加紀念品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例如調動當地藝術家力量,為游客量身定做紀念品,“外國游客甚至愿意花費1000美元的價格購買諸如南靖景區油畫家即興油畫這樣的旅游紀念品,建議這樣開發。”
未來福建土樓走向國際市場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莫里森向記者推薦了一個國際上成功的具體案例:聞名于世的世界古文化之一中美洲瑪雅文化。“它目前遍布于不同的國家,成立了一個瑪雅組織來共同推廣營銷,建立瑪雅世界的國際化標準,讓游客可以在不同的國家都體驗得到瑪雅的主題性游覽。”
莫里森深信未來5到10年時間內,福建土樓游客量將提升10倍,未來可期。(謝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