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安頂村村“頂上人家”,游客正環山騎行。(通訊員 何東方 攝)
頂上人家
“頂上人家”旅游項目由村委會牽頭引進香港勁美林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建設完成萬金灣國際露營地俱樂部、頂上國際山地車俱樂部、六度廬民宿等休閑旅游項目。據了解,目前頂上人家一期已竣工,二期項目是古村落保護性開發,已和村民簽訂協議。
同安,一座美麗的千年古城,這里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五峰村、閩臺鄉村旅游試驗基地頂村村“頂上人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前垵灣等。近幾年來,同安區農林部門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做好生態加減法,發揮美麗山水資源優勢,以鄉村旅游為主軸,以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為目標,打好生態休閑農業旅游牌,打造閩南最佳生態休閑游目的地。該區目前擁有2個國家級示范點、6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鄉鎮(點)、4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和“廈門生態第一鎮”汀溪鎮,初步形成了“農家樂”、“森林人家”、“漁家樂”等35個特色旅游村。(記者 盧漳華 趙榮賓 通訊員 葉少靜)
進展 生態茭白公園年底將建成
頂村村坐落于海拔400米的山上,遠離城市喧囂。頂村村主任陳坤介紹說:“在農林局的指導下,2013年底我們成立了頂村農家樂民宿合作社,共有36間民宿,70多個床位,春節和五一時每天車流量多達300多輛,客流的上升也帶動了村民的收入。”
馬銘益是村里最早經營民宿的村民之一,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有12間民宿,每月都能額外多賺上萬元,未來打算在網上開個名為“頂上驛站”的商行,游客們只要手指點一點,就可以到頂村村賞美景,“森呼吸”,淘美食。
望著滿眼的青山綠水,陳坤主任說,合作社計劃在2014年底建成運營管理中心,統籌民宿農家樂調度服務接待、一村一品展銷、鄉村旅游停車導引;鼓勵引導更多有條件的村民農戶參與進來,完成100個標間民宿客房、20家農家樂餐廳;建設閩南民間小吃體驗制作坊間。
一說到吃,“吃貨”們可以再淘淘山里美食。頂村村種植的茭白得一美名“美人腿”,可以當作水果吃。村民馬銘汝介紹說:“茭白一般在每年的一月下種,四月左右收成。頂村村的茭白好吃的秘訣在于品種好,全部用山泉水灌溉,完全不噴灑農藥。”目前,頂村茭白種植面積達520畝,種植比例達95%以上。
談起未來,汀溪鎮副鎮長方國鋒充滿信心:“計劃在2014年底完成生態茭白公園的建設,讓游客們可參與到生態茭白的種植、采摘、觀賞、品嘗中來,讓一村一品‘綠茭林’茭白的生產產業化、休閑化,以‘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作為帶動鄉村旅游‘飛翔’發展的雙翼。”
目標 實現鄉村旅游品牌化規模化
同安農林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2007年就委托設計院對全區農業休閑與鄉村旅游發展進行總體規劃,制定了同安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開發的戰略目標、發展定位,并確定到2015年,建成一批主題鮮明、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吸引力強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并實現品牌化、規模化。
記者了解到,2009年汀溪鎮的五峰村和荏畬村作為全市首批兩個鄉村旅游示范點,于同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之后,同安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如雨后春筍般地涌出。五峰土樓生態莊園開發有限公司和廈門麗田園農家樂專業合作社被認定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點”。廈門五峰土樓生態莊園開發有限公司、竹壩華僑農場被評為“福建省農業旅游示范點”。廈門麗田園農家樂專業合作社、廈門蓮花羅漢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廈門芳都觀光果園有限公司、汀溪鎮廈門頂上人家鄉村游開發有限公司、廈門市同安區前垵灣休閑農莊和廈門綠色鄉村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海峽兩岸(廈門)農業合作示范園)被評為“福建省休閑農業示范點”。蓮花鎮和汀溪鎮先后被評為“福建省休閑農業示范鄉鎮”。
同安農林局局長彭明贊告訴記者,市、區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先后出臺了扶持發展農業休閑與鄉村旅游項目政策,同時財政投入了大量資金,2008年到2012年,政府與社會資金投入12億元用于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并注重加大旅游服務和管理力度,規范旅游市場,推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通過鄉村休閑旅游項目的開發建設,讓村民通過勞動力和自產農副產品的銷售,為鄉村旅游提供服務,并從中受益,增加農民收入,同時提高村民整體素質,保護了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