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交通運輸體系實施方案正式出臺。記者昨日從廈門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根據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美麗廈門”的戰略部署,該局制定了交通運輸系統建設“美麗廈門”、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施方案。力爭2021年之前,建成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島內外公共交通一體化,建成廈漳泉大都市區一小時交通圈,基本建成各種運輸方式有機銜接的客貨運樞紐體系。
到2021年,廈門將建成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鐵路為主骨架,公、鐵、水、航、管道多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有效支撐“美麗廈門”經濟社會發展。
[路網建設]
完善主干路網結構
方案提出廈門的主干路網結構應該是“二環、三縱、四橫、一彎、一聯”。
其中,“二環”指環島路、環島干道組成的島內環線,以及環廈高速、廈成高速、第二東西通道組成的島外環線?!叭v”指海景路、廈沙高速、翔安機場高速等三條南北通道?!八臋M”指國道324線、沈海高速、海翔大道、北站至翔安機場快速通道等四條東西通道?!耙粡潯敝笧I海東大道、濱海西大道、海滄大道組成的濱海旅游通道。“一聯”指聯接金門的通道,即新國道319線往臺延伸線。
完善后,2021年全市建成公路通車總里程(含村道)將超過2800公里,其中海西高速公路網建成360公里、國省干道建成422公里。
按照《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規劃》和《福建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規劃》,廈門市將加快高(快)速路網建設,完善高速公路布局,完成國省道改擴建工程,構建廈漳泉大都市區以及廈門各組團間快速交通網絡。
[公交建設]
建一體化公共客運網絡
廈門公交建設要按照“以人為本,便捷出行”的原則,不斷優化完善公交線網,構建常規公交干線、支線、區域循環線相互銜接的城市公交運行網絡。
為了減輕地鐵1號線施工對市民出行造成的影響,交通部門將落實公交換乘優惠政策,適時增開多方式的微循環公交線路,構建干線、支線和區域循環線相互銜接的常規公交運行網絡。
同時,還將積極配合推動公交專用道建設,對建成的公交專用道做好公交線路運營方案,提高使用效率;推進公交樞紐站場建設,建成換乘方便的公交樞紐體系;努力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BRT、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多層次、一體化的城市公共客運網絡。
力爭2021年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45%以上,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90%以上,萬人公交車保有量達15標臺以上。
[交通樞紐建設]
多層次樞紐有效銜接
多層次的交通樞紐將實現運輸方式有效銜接。2021年前,將建成廈門北站綜合客運樞紐、廈門火車站綜合客運樞紐、海滄新城綜合客運樞紐、高崎公交停保場等客運樞紐站場和前場鐵路大型貨場、航空港工業與物流園區等大型現代化物流園區。
同時,高崎綜合樞紐、翔安客運樞紐、“P+R”停車換乘場站、海滄保稅港及物流園區、海西國際商貿物流中心等客貨運樞紐站場的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記者 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