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幸福產業,也是一個綜合產業,產業前景十分廣闊。新時代,旅游業承擔的責任使命更重,能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日前,中國旅游集團董事長萬敏接受《中國旅游報》記者專訪,就郵輪、房車、免稅業務等旅游新業態新現象暢談產業空間和發展趨勢。
發展民族郵輪產業
郵輪旅游“寓游于旅、海陸互動、深度體驗”,是新型高端休閑旅游度假方式,產業鏈長,價值深厚。萬敏認為,發展郵輪產業對促進國家海洋經濟和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促進旅游業發展。郵輪旅游是對現有旅游產品的豐富和補充,是未來國民休閑度假消費升級產品之一,其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已經印證了這是一個前景廣闊的產業。
發展民族郵輪產業被萬敏視為未來發展方向。他說,我國郵輪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企業規模小,市場滲透率低,自主郵輪品牌很弱,產品線路單一,人才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強。人才方面,目前郵輪人才教育主要是培養國際郵輪基層服務員,在高素質、高層次的服務及經營管理人員培養方面極為欠缺。“應該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逐步發展郵輪經營管理、旅游服務、營銷策劃和設計建造等郵輪專項人才教育,形成郵輪專業人才綜合體系。同時,在郵輪專業人才引進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產品線路方面,目前國內主要以日韓郵輪航線為主,市場需求多樣化與產品供給單一的矛盾凸顯。萬敏建議,應進一步加大對本土郵輪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本土郵輪公司和郵輪船隊,逐步放開中國籍郵輪船齡限制和無目的航線限制,豐富郵輪線路產品,突破我國郵輪產業發展的瓶頸和障礙,切實促進中國郵輪旅游消費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萬敏還說,郵輪產業鏈上游制造具有高附加值,豪華郵輪的建造訂單主要集中在幾家歐洲船廠手中,而且國外新造船普遍能獲得政府提供的高額低息貸款。“國內應該完善郵輪產業鏈,扶持本土郵輪制造,提供注冊資本金支持及稅收減免、低息政策性貸款等優惠”。
加強房車產業的頂層設計
“房車旅游是旅游產品供給側的升級的一個縮影,但房車作為新興產業當前在國內的發展仍處于初步階段。隨著行業的發展,做好整個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尤為重要。”萬敏說。
萬敏認為,應該完善與房車露營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這一新興行業的行政管控。一是進一步規范對房車車輛管理與駕駛員資格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議將與房車相關的上牌、上路、準駕、培訓政策與對其他車輛的要求區分開來,優化聯動、統籌考慮。二是加強對房車租賃企業的監督管理。受到國內自駕旅游潮流的氛圍影響和自由行的普及,運營車輛和企業的數量還在以指數趨勢增加,但實力和運營規范程度則良莠不齊,帶來較大的隱患。“加強對房車租賃企業的管控,對于企業的規模、運營資質、人車保險、運行規范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適度調高準入門檻,設立國家或地區標準,從而降低房車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在高速公路及國道、省道現有標識體系中,參照旅游景區的標注方式,對沿途的房車營地進行標注引導,將其納入對旅游景區景點推廣宣傳中。”萬敏認為,未來可以引導企業和地方政府依托現有的大型景區停車場、旅游咨詢中心停車位和其他鄉村旅游設施借景就熟改造成簡易房車營地,為房車旅游者提供足夠數量的營地和服務支撐。
對于通過發展房車旅游推動旅游扶貧,萬敏顯然也有過深入思考。他說,房車自駕旅游是適應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實際、旅游資源現狀、環境承載力,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的一種重要業態。很多貧困地區都擁有獨特的地形地貌、民族文化、農特產品等旅游特色資源,但卻缺乏相應的住宿接待能力,房車自駕旅游恰好能彌補這一短板。“可以將相關扶貧攻堅、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基礎建設資金扶持與房車及自駕游所需要的配套基礎設施改善結合起來,鼓勵更多房車及自駕游俱樂部投身到攻堅扶貧當中。”
“房車旅游也非常適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類似當年絲綢之路上的駝隊,沿途可以進行深度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動,尤其是與我國邊境接壤的幾個國家,發展的空間很大。”萬敏說。
通過免稅行業引導海外消費回流
近年來,我國公民出境旅游持續增長,2017年達1.3億人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國地位。當前,引導海外消費回流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從國際經驗看,發展免稅行業是現階段我國促進消費回流最為有效的手段。與世界免稅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現行免稅業務發展滯后于消費升級需求,有效供給不足,致使原本可以發生在境內的消費流失嚴重。加快完善免稅政策,促進免稅行業發展迫在眉睫。”萬敏說。
對此,萬敏認為,可以重啟市內免稅店業務,在國家已批準的北京、上海、大連、青島、廈門開展相關市內免稅業務,總結經驗后,再逐步推廣至全國重點城市。“結合我國消費者的消費喜好和特點,還可以擴大市內免稅店的商品經營范圍,增加煙、酒、電子產品等國人偏好的商品種類。”
對于進一步挖掘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潛力,萬敏表示,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和海南旅游業發展,拉動了海外消費回流,取得了良好成效。未來可以進一步發揮好政策效應,適當提高單件商品免稅限額、擴大免稅商品范圍、將購物對象擴大至輪船離島游客(包括自駕游)等。
萬敏介紹,目前我國免稅商品和保稅商品分屬不同的監管系統,商品流通程序繁雜,無法實現商品的自由流動。與國際相比,運營的成本高、效率低,削弱了免稅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關部門可以優化監管措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實現兩系統間商品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