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駐華大使利拉·馬尼·鮑德爾日前在接受《中國旅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尼泊爾希望通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尼中兩國雙邊經貿發展和旅游交流。“尼中睦鄰友好關系源遠流長,2017年更是尼中建交以來里程碑式的一年。去年4月,我們在北京舉行了2017尼泊爾旅游年開幕式暨旅游推介會,當年實現了中國赴尼旅游人數的大幅增長。”
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和佛教的圣地之一,擁有獨特的地理風貌、豐富的人文景觀、多樣的自然生態,是集自然、文化和探險等特色為一體的旅游勝地,曾多次獲得重要國際媒體的好評與推介。
據尼泊爾移民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共有94萬人次外國游客到訪尼泊爾,其中,中國游客達13.4萬人次,同比增長28%。中國穩居尼泊爾第二大客源國位置。
2000年,中尼簽署了“關于中國公民赴尼泊爾旅游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尼泊爾成為南亞第一個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國。
鮑德爾說:“在歷史悠久的睦鄰友好關系基礎上,中國與尼泊爾在旅游合作中具有天然優勢,旅游業是進一步鞏固兩國人民友誼的最佳途徑。”
由于中國旅游市場的作用舉足輕重,尼泊爾正在努力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并積極在中國主要城市進行推介,以促進中尼旅游文化的發展。
鮑德爾說:“尼泊爾可以為不同喜好的游客提供相應的旅游產品和線路,既有喜馬拉雅山和原始湖泊的壯美風光及原始風景徒步路線,也有大量的佛教文化遺存。對于追求環境靜謐和心靈凈化的人來說,尼泊爾是不可多得的目的地。”
2017年,尼泊爾在7個中國主要城市舉辦了旅游推介會,旨在讓中國游客更加了解尼泊爾的傳統文化。“我們了解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對異國文化感興趣。”鮑德爾說。
鮑德爾表示,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今后,尼泊爾將根據中國各地游客不同的旅游習慣,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在鎖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型城市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城市的同時,也將把推介活動投向廣大的二線城市和西部地區。尼泊爾還將針對不同收入、年齡游客提供針對性強的旅游產品,特別是針對中青年游客將制定專屬的宣傳策略。
鮑德爾說:“我們現在正致力于雙邊交通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增加航班數量,開設新的直飛航線,邊境的陸上交通也在不斷優化,希望能夠滿足雙邊旅游的需求。”
“現在,中國游客赴尼主要依靠飛機,加德滿都至成都、昆明、拉薩、廣州和香港等地每天都有多趟航班往來。今年,各大國際航空公司將大幅增加赴尼泊爾的航班數量。當前,中國正在幫助尼泊爾的熱門度假勝地博卡拉和藍毗尼修建機場。這些機場投入使用后,中國游客人數或將以指數級增長。”
鮑德爾表示,尼泊爾民風淳樸,人民熱情好客,將為中國游客提供更加貼心和舒適的服務,讓中國游客得到“物有所值”的體驗。“尼泊爾人民十分歡迎中國游客前來參觀游覽,正在努力完善對中國游客的服務。”
尼泊爾已經給予中國公民免簽證費待遇。中國公民赴尼泊爾無須花費簽證費用,攜帶護照即可在加德滿都國際機場和邊境口岸免費申請落地簽證。加德滿都的國際機場有中文標識并提供中文服務。在尼泊爾大型的商店、餐館、酒店均可以使用中國銀聯卡,或者直接用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在帕坦、巴德崗、博克拉等尼泊爾主要的旅游城市和景點,中國游客可以找到熟悉的家鄉風味美食和說漢語的導游。尼泊爾機場、酒店和著名景點等都配有免費的網絡服務。如遇到任何緊急情況,尼泊爾政府將提供及時的旅游危機處理辦法和救援小組。
鮑德爾表示,尼泊爾希望能借鑒中國的成熟旅游發展經驗,熱情地邀請更多中國企業家到尼泊爾投資和開展商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