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中國長壽之鄉、健康小城寶豐縣授牌儀式暨招商引資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動員各界力量,發展健康長壽小城,旨在統籌解決農村凋敝和大城市病,契合國際上日益時尚的微城市趨勢,有助于倡導15分鐘生活圈,突出宜居特色,實現職住平衡和農民就近城鎮化。健康小城的特點是“宜居、美麗、文明、和諧,充滿愛意”。健康小城認定標準涵蓋了園林城市、智慧城市、海綿城市、長壽之鄉等要素。
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社、中國保健營養理事會、《發現》雜志社、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文化與金融研究中心、中國健康城市研究院等單位聯合成立中國健康小城評委會,參考國際規則,結合中國實際,通過考察、問卷、評議、公示等程序,認定河南省寶豐縣為“中國長壽之鄉”和“中國健康宜居小城”。
在當日舉行的長壽之鄉寶豐授牌儀式上,有中國通號集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遠大集團,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旭陽集團,江蘇太平洋建設集團七家公司與寶豐縣簽訂208億元投資合同。
河南省永城市、商丘市寧陵縣等多個“中國健康小城”參加會議,倡議成立中國健康小城聯席會并推選寶豐縣人民政府縣長許紅兵為輪值主席,推舉常量為秘書長。會議決定,將動員各界力量,為“健康小城,長壽之鄉”服務。一是宣傳支持,組織作家、記者、書畫名家開展“走進長壽之鄉,描繪健康之旅”活動;二是幫助建設電商平臺,在品牌商城上銷售產品;三是幫助市(縣)維護文物,申請國家支持;四是結合品牌價值提升工程,爭取國家項目;五是組織企業到長壽鄉投資;六是提供國家智庫支持;七是協助縣市搞好規劃。
據了解,寶豐縣健在的百歲以上老人58人,占總人口的10.4/10萬以上;平均預期壽命為79.85歲。
寶豐縣縣委書記張慶一,許紅兵認為,寶豐人樂觀善良,篤信“知者樂,仁者壽”,喜歡喝醋,喜歡說唱、看書、玩魔術等,這些都構成了寶豐人長壽的原因。中國文化與金融研究中心理事長呂世杰表示,文化與經濟是影響長壽的重要因素,發達國家和地區因為醫療和生活條件優越,人口呈長壽趨勢,寶豐因經濟文化發展較快促進人口長壽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長壽之鄉的秘密
長壽之鄉中,九成都符合以下的三點:當地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長壽老人們規律有序的個人習慣;當地土壤和水中的硒元素非常豐富。
盤點中國十大長壽鄉
1鐘祥:神奇長壽鄉延續了千年
湖北鐘祥市自古長壽者眾多,已有千年歷史,古稱長壽縣。在明嘉靖十年,取“鐘聚祥瑞”之意,改名鐘祥。當地許多地名與“長壽”相關,長壽鎮里有一個長壽村,長壽村邊有一條長壽河,長壽河上有一座長壽橋,長壽橋旁可以吃到長壽面,還有從身邊經過或不小心闖入眼簾的精神矍鑠的長壽老人。穿針引線、種菜鋸柴、洗衣做飯、引吭高歌……在鐘祥,這一幅幅生氣勃勃的生活圖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也是眾多百歲老人的常態。
鐘祥長壽老人眾多。這里的老人,愛勞動、心態好,為人樸實、真誠。在歷代百姓家族中,四世同堂、五代同堂的情形都十分普遍。國家多次組織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鐘祥在全國長壽之鄉中都是榜上有名。中國老年學會組織的評審專家對鐘祥市老人生活、壽命等十余項考核指標進行了嚴格的實地調查考核,鐘祥符合“中國長壽之鄉”的評審標準,于2008年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全市人均預期壽命75.88歲,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48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88歲。據鐘祥權威部門近幾年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全市105萬余人中,百歲老人達到77人,90歲以上老人有1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5.2%,有1.5萬多人。
2如皋:秦始皇不老仙丹的傳說
據統計,在江蘇如皋這個有著145萬人口的縣級市里,竟奇跡般地擁有250多位百歲老人,其中90歲以上的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超過4萬;全市人口平均壽命77.27歲,分別高于全國、世界平均壽命4.59歲、9.59歲。按國際標準,百歲以上老人達到萬分之零點七五即可被評為長壽之鄉,而如皋百歲老人已經達到了萬分之一點三四,將近超過國際標準的一倍。2008年10月,如皋被中國老年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3奉化:山中小村人均壽命80.9歲
現在南岙村里有92戶人家,289個本地居民,60%以上是老年人。人均壽命達到了80.9歲。其中,百歲老人3個,80歲以上的有37個,60歲以上的有67個。南岙的百歲老人占全村人口的1.038%,遠遠超過世界標準--每10萬人口中有7.5位百歲老人的長壽比例。2009年10月,南岙村拿下了"中國百歲比例最高的村"的吉尼斯記錄。
4夏邑:平原大地上的長壽奇跡
2007年,一次人口統計讓河南夏邑人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有這么多的百歲老人。總人口不過113.8萬人的夏邑,百歲以上老人有120人,百歲老人比例為10萬分之10.5,遠遠超過了10萬分之7.5的聯合國標準和10萬分之7的中國區域長壽鄉標準。
在夏邑,八十多歲的老人還能打腰鼓,九十多歲老人騎單車也很正常,一百多歲老人眼不花,耳不聾,還照樣能穿針引線、做些家務和農活。幾乎,每個村子里都能見著幾個像這樣年過百歲,還身體健康的老人。
5宜春:溫泉水能抗癌?
古往今來,長生不老是人們經久不衰的追求。后羿和嫦娥的神話故事堪稱經典,一直以來,嫦娥誤食長生不老藥飛升廣寒宮的故事被大家說得神乎其神,而江西宜春的明月山據說就是當時嫦娥奔月之地,因此宜春又有“月亮之都”、“月城”的美稱,除此之外宜春還是有名的長壽之鄉,人均壽命比其他地方高出5-10歲。而且自中國發現首例癌癥50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癌癥患者。
6安吉:“大米40元一公斤”的背后
湖州安吉山川秀美,人杰地靈,尤以“竹”而聞名天下,素有“中國竹鄉”之美譽。《臥虎藏龍》、《像霧像雨又像風》中呈現的大竹海的場景就是取自這里。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吉縣還有個美麗的長壽村——上墅鄉上墅村。
看來上墅村的老人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啊,那么上墅村的老人健康狀況為什么會這么好呢?在尋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上墅村種植的大米對外的銷售價格居然要40元/公斤!這讓我們不禁好奇,安吉的大米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居然能賣到這么貴呢?
安吉縣上墅鄉農業辦公室主任應根堯拿出一份《浙江安吉農業地質調查報告》告訴我們,2008年,浙江省地質調查員對安吉縣進行了一個地質環境調查,發現上墅鄉的土壤當中富含硒,這塊土地上種植出的稻谷產品硒含量在每千克0.04~0.07毫克之間,所以,硒谷水稻的價格要比一般水稻要高。即便價格高,這種水稻還是非常受歡迎,它的種植面積由2008年的100多畝地發展到了現在的1000多畝地,翻了三番。小小的硒元素,有這么神奇嗎?而且為什么大家都愿意買它的賬呢?
中國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王廣儀教授說,我們國家有2/3的國土,硒處于一個相對缺乏的水平,所以就有70%以上的人群,每天攝入的硒的量達不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低標準 50微克,這樣就需要我們從食品當中來補充硒。所以發展富硒農業,使我們每天的糧食、蔬菜、還有其他副食品里面增加一些硒的含量,補充人體所缺少的硒,可以預防一些慢性疾病。
7溧陽:百歲老人獨攬家務活
穿針引線這樣的活兒在一般人看來很正常,但是對很多50歲以上眼睛稍有老花的人來說都困難無比,上了百歲高齡還能做到,那就對身體素質有很高的要求了,在江蘇溧陽,百歲老人許蓮鳳就能辦到。其實在溧陽像許蓮鳳這樣的百歲老人還有很多,因為溧陽在2011年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評為“中國長壽之鄉”,長壽老人特別多,光是百歲老人就有57人。
除了健康的生活習慣、子孫的孝心常在以及老奶奶豁達開朗的胸懷外,當地政府部門對像老奶奶這樣的百歲老人也制定了很多尊老敬老政策。而這也是溧陽老人長壽健康不可缺少的原因之一。
針對溧陽的“長壽現象”,中國老年學學會組織的專家組認為,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原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勤勞樂觀的生活習慣;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扎扎實實的生態建設;健全完善的保障體系。
8太倉:富裕型“長壽之鄉”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常用不衰的祝福語。究其原因,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福和壽是最被推崇的。而在這當中,“壽”更是人們一直以來從不松懈的執著追求。
9崇明:古瀛洲的長壽之道
上海市崇明縣古稱瀛洲,“長江門戶、東海瀛洲”就是崇明縣最好的詮釋。2010年9月13日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第十五個“長壽之鄉”的稱號。
10亳州:新晉“長壽之鄉”的秘密
“中華藥都、華佗故里、天下道源、千年酒鄉”,安徽亳州這片土地向來不缺少歷史和傳奇。2011年7月16日亳州譙城區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中國長壽之鄉。”新晉“長壽之鄉”的稱號為這里又添上一抹神奇的色彩。
“長壽之鄉”在中國的確定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最新統計,亳州譙城區的百歲老人總數為163位,8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2.46%,遠遠超過評選標準。作為安徽省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得此稱號的地區,為何百歲老人如此之多呢?
在譙城,到處可見中藥材的種植、加工,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更是廣為知名。中藥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亳州人民就是依華佗之靈氣,借交通之便捷,靠土地之肥沃,種植經營中藥材之風日益鼎盛,有1800多年的歷史,我們平常在不經意之間,已經在注意養生了。我們喝點粥,放點薏米、芡實等等,煲點湯不由得放一點枸杞,喝點茶我們會放一些菊花等等之類的。亳州人民在藥香中生活,在藥香中干活,喝著藥膳,吃著藥膳,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地里產的中藥。譙城區申報“中國長壽之鄉”辦公室主任陳竟說:“我們從古代以來都有種植藥材的習慣,藥食同源,丹參、葛根、用它泡水喝,做飯吃,無形之中達到養生的習慣。”吃中藥,是亳州人民早就養成的生活習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