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稱,中國外交部本月初罕見發布旅游警告說,如果中國公民仍堅持前往巴厘島,游客因獲得協助而產生的費用“需完全自理”。外交部旅游公告再次掀起中國社會對公民“任性”出游的檢討。》》巴厘島火山噴發2017最新消息:已接回14000名中國旅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10日報道,有分析說,中國官方的“戰狼式”宣傳太成功,導致一些國民產生“巨嬰式公民心態”,完全依賴國家的援助,對領事保護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阿貢火山上月底噴發,當地機場緊急關閉,造成大批中國旅客滯留。
報道稱,盡管巴厘島存在明顯危險,但還是有游客執意前往。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本月1日發布聲明,再次提醒公民暫勿前往。聲明說:“如中國公民在暫勿前往提醒發布后仍堅持前往,有可能導致當事人面臨極高安全風險,并將嚴重影響其獲得協助的實效,且因獲得協助而產生的費用需完全自理。”》》巴厘島的中國游客怎么樣
據報道,外交部從今年9月起先后發布了12次預警,提醒中國游客當心巴厘島火山爆發的可能性大,但還是有大批游客不聽勸告。
評論人士說,這類游客給自己和外交官添麻煩,如果還要讓納稅人支付費用,就太不公平了,因此要求旅客自理救援所產生的所有費用,是非常合理的。
巴厘島危機也激起民眾對“任性”出游的討論。輿論批評,事件暴露出中國游客對自身生命的不負責,以及對公共資源的濫用。
有網民說:“在他們眼里,公共資源就是我家資源,想用就用,于是大搖大擺地去作死,出了問題就找政府,政府不解決就罵它不作為。政府解決了就視為理所當然,絲毫不覺得麻煩別人是件愧疚的事。”還有網民說:“這是一種‘巨嬰式公民心態’,他們剝離自己對自我的主體責任,完全把自己交給國家,像個孩子一樣要求國家照顧。”
此外,部分旅行社明知有火山活動預警卻沒有告訴團客,其實也是抱著“出了事有國家照顧”的心理。
對此,有輿論呼吁,應立法對不顧外交部提警告,繼續忽悠中國游客前往危險旅游目的地的旅行社進行懲罰。
另一方面,有學者說,政府的“戰狼式”宣傳太成功,也可能導致國民對“強大的祖國”產生過分依賴。
吳京導演的電影《戰狼Ⅱ》以海外撤僑為背景,講述了中國政府想盡一切辦法把海外僑民安全帶回國的感人情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說:“國民不顧警告執意去危險地區,一般來說就應該是責任自負。當然,你可以期望政府提供援助,但也必須知道,政府在境外提供援助的能力是很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