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古鎮,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其實在廣東,也有很多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古鎮,這些古鎮具有非常獨特的嶺南特色,比起江南以及其他地方的古鎮來,別有一番韻味。
赤坎古鎮的美食
騎樓其實是一種商業建筑,在廣州的老城區也能見到這種風格獨特的建筑群,但是由于市政規劃,很多老騎樓都面臨著被拆的命運。
舌尖上的系列,已經有點過時了,最近流行它的終極版《中國美食探秘》,但是《中國美食探秘》這個名字起得有點直白,不夠舌尖來得性感和浪漫。
所以我不可免俗地抄襲了舌尖的用法,說一說赤坎古鎮,這個開平碉樓的僑鄉古鎮。
說到吃,廣東人是最有發言權的,單單是粵菜、潮汕菜、客家菜,就可以做好幾集的舌尖上的廣東了。
騎樓其實不是中國的傳統,它從古希臘傳到歐洲,然后傳遍世界,又流行于廣州珠三角一帶,于是在廣東生根落地,成了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筑。廣東的氣候多變,而騎樓的特點正好適應了這里的天氣,于是廣州的街道在歷史的演變中便逐漸形成了以騎樓為主的建筑特色。
赤坎古鎮位于江門市轄下的開平市中部,距開平中心城區12公里,有350多年歷史,是一座具有濃郁嶺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潭江橫貫全鎮,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鄉村,北岸是市鎮,清一色的騎樓,龐大的洋樓群。廣東開平是一個僑鄉,這里的騎樓建筑也是由西洋建筑演化而來的,騎樓與碉樓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小鎮上的小洋樓似乎還停留在以往的歲月里,時代的變遷并沒有把這里的古樸帶走,古鎮上也有碉樓,而遠近聞名的關族和司徒氏圖書館、堤西路的騎樓建筑群更是僑鄉一絕,已被省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騎樓儼然成了一個集市,但是這個集市雖然吵雜卻有著獨特的嶺南小街道氣息,讓人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小鄉鎮里的墟日。這種鄉村特色的山楂麥芽糖到處可見,小朋友們非常愛吃。一塊錢挑起意串,一邊走一邊吃,便可以逛完整個集市了。
赤坎古鎮里還有一個影視城,里面拍過不少電影和電視劇,我們去的當天也是因為有攝制組在里面工作,所以沒有機會進去看個究竟。從外觀看,應該就是演戲外邊騎樓風格而建造的嶺南特色的建筑群。
開平赤坎古鎮的豆腐角用平底鐵鍋煎,飄散著油香與"五香"味道。這里的"五香"是"丁香、桂皮、八角、茴香、芫荽"混合香型,其實赤坎并不盛產五香,但是香味在這里卻發揚得淋漓盡致,我覺得這五香豆腐角,比江南的臭豆腐更好吃,關鍵就在那個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