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殿全景
馬嵐山風景區,位于福州西郊60公里閩侯縣大湖鄉后井村,景區因傳說中的獵神陳六公在此狩獵遇難后成神而著名。
馬嵐山六公殿,又稱車山府,始建于漢代,主祀獵神陳六公。坐西朝東,前后兩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楹,穿斗式木構架,雙坡頂。前殿為光緒年間(1875—1908)重建,后殿重建于1786年。占地600平方米。此殿給人印象最深的要數外圍,系石墻原始建筑,墻體約1米之寬、5米之高,全部用青石壘砌,厚實堅固,古樸莊嚴。
馬嵐山六公殿為民間信六公的祖殿。傳說獵神陳六君,生于漢代,原籍河南,是屢立戰功的勇將。由于他不趨炎附勢,嫉惡如仇,結果遭到奸臣陷害,被迫舉家遷徙閩北建甌深山。該地虎豹出沒,六公老母不幸身遭虎害。六公率兄弟二人矢志除害,一路餐風露宿,追蹤老虎至閩侯大湖馬嵐山,與虎殊死搏斗,終于斃虎,自己也身受重創而亡。當地村民按其遺囑就地埋葬,遂壘石為廟以紀念這位打虎英雄。其弟七公、八公逝世后,亦相繼從祀于六公殿。此后六公殿名聲遠揚,經歷代傳承,成為民間信仰的鎮邪趨惡的神廟,至今香火不絕,而且還分布奇巖、怪石、天湖等自然景觀。每到春日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吸引了眾多香客。
為拍攝馬嵐山,先后三次前往,但都誤過了杜鵑花盛開的最佳時機。此貼大部分照片為今年五一節拍攝。說來神奇,那天早晨我們去馬嵐山的路上大雨傾盒,到山上時卻雨過天晴,也許是我們的虔誠感動的神靈吧。在山上,我們縱覽群山,腳下云霧飛揚,甚是壯觀。當我們離開六公祖殿下山時,又陰云密布下起了雨。
廟宇主體為石頭構建
前殿法堂,內設眾多香爐,其中刻著“六公”名號的香爐有7、8個,為歷代遺存。燒香人不知哪個主爐,只得逐一上香.
祖殿精美的雕刻
左圖:傳說六公遇難處;右圖為六公留下的腳印
春日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祖殿石墻邊的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