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港片的朋友對廟街一定不會陌生,那句耳熟能詳的大哥大經典臺詞:“當年我從廟街一直打到尖沙咀再到銅鑼灣,才有今天的地位”說的正是廟街為香港黑社會的萌芽之地大佬們的發跡之處。
香港廟街
《古惑仔之廟街十二少》、《食神》、《廟街故事》都曾在廟街實地取景。之前來過香港幾次基本上從早到晚只做一件事——購物,鮮少會留時間在觀光上,更別說騰時間去香港一些特色小街走走看看了。
這次晚上出來閑逛時,終于拍到了最本色的香港夜市照片。
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可以說是香港的平民夜總會。廟街榕樹頭一帶更是占卦算命及江湖賣藝者的集中地,梅艷芳主演的那部《胭脂扣》里她坐在汽油燈下尋卜問卦的情景猶如在眼前上映。
卜卦攤位
“魚龍混雜”可能是匆匆一瞥的游客對廟街的第一印象,帶著思考深入的體會方能了解它被剝絲抽繭后那些充滿辛酸苦辣人間悲歡離合的故事。
廟街是香港早期煙花之地,故游廟街時可留意很多售賣翻版、冒牌及色情事物的攤檔,街旁建筑物下更可見為妓女拉客的人。
香港人篤信風水命理,風水師們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香港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占卜擇日,大到上門實地勘察風水提供命理顧問服務。
每天黃昏后,廟街便擺出攤位有600米長,賣的東西很雜,有服裝、眼鏡、手表、玩具、皮具、明星掛畫、望遠鏡、玉器、紫砂茶具、錢幣、飾物、舊照片、舊畫作等。早在1975年,香港政府在廟街劃出“小販認可區”,使得原有的小販得到有合法系統的管理。
“老古董”
在廟街擺攤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很不容易,不過相比其他的一些為生活所迫風餐露宿出來擺攤的老人家的情況要稍稍好一點,在香港廟街不管你怎么擺地攤都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