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護城河。安定門東北角,環二環城市綠道“古河花雨”景點,這兩天迎來了一年中最浪漫的時節。金燦燦的連翹、粉嘟嘟的海棠、皎潔的白玉蘭、幽幽淡紫的丁香花……十多種春花此起彼伏綻放,倒映在清亮的護城河水中,仿佛一幅絕美的油畫。
“偷得浮生半日閑。”昨天上午10點來鐘,一位穿過綠道去地安門坐地鐵2號線的女子,忍不住駐足用手機拍下了眼前的美景,發送到朋友圈里。
全長87公里的環二環城市綠道,是北京“三環、三翼、多廊”綠道總體布局中“三環”的一環。工程涉及東城、西城、朝陽、豐臺四區,于2015年建成。“古河花雨”所在的東城段,長16.1公里,沿著護城河和二環路而建,沿線有“晨歌暮影”“梵宮映月”“龍潭魚躍”“左安品梅”“臨波問天”等13個景觀節點。
護城河是北京城內的古老水系。沿著臨河木棧道溜溜達達,散散步,賞賞花,現在看很平常,但在幾年前還是件不可能的事。“過去護城河兩邊是河道防護林地,林地外頭圍著鐵欄桿,想進也進不去。”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徐莎說,環二環城市綠道建設工程,整合了二環路、護城河的道路綠地和濱河綠地,增加了綠色活動空間,把過去封閉的林地變成了向市民開放的休閑樂園。特別是臨河而建的木棧道,給市民增添了親水的樂趣。
因為緊貼二環路和護城河建設,這條綠道不僅僅給市民提供了休閑、健身的去處,同時它也是城市慢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地安門、東直門等二環路上的地鐵站,不用走嘈雜的大馬路,順著景色清幽的綠道,走個十多分鐘、二十多分鐘就到了。沿途還有廊亭敞軒可供歇腳。如果不著急趕路,一邊走一邊欣賞精心設計的園林景觀小品,也是一種別樣的樂趣。
“每個景觀節點都融入了那一段所特有的文化元素。”徐莎介紹,如“古河花雨”以濱水景觀為主,除了大量栽種春花,還設計了一組墻面雕塑,主題有《觀棋不語》《夏日茶香》《兒時意趣》等,形象地展現了歷史上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
東二環東側清水苑社區門口的“水廠拾趣”景觀節點,則和“古河花雨”意趣迥異。路過的游客會發現,這一段綠地不管是休閑廊亭、座椅,還是地面鋪裝設計的紋路,都和自來水管線有關,像廊亭就是直接用金屬管道、閥門等水廠部件拼接而成,頗有幾分工業設計的感覺。而之所以設計成這種風格,是因為不遠處是中國第一座自來水博物館,市民從“水廠拾趣”出發,走路幾分鐘就能到。
不止是自來水博物館,沿著這條環二環城市綠道,市民可以去的公園、景點、地標建筑不計其數。像鐘鼓樓、安定門、雍和宮、龍潭湖、夕照寺、二十四節氣公園……僅東城段就能數出十多個。今年,東城區要在南北中軸各建一處大尺度的城市森林,也在這條綠道串聯的范圍之內。其中,北中軸的安德城市森林,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就在環二環城市綠道東城段起點“晨歌暮影”的北側,預計今年10月份落成,建成后可實現與綠道的無縫對接。南中軸的燕敦公園,占地1.8萬平方米,從環二環綠道走到那兒十多分鐘。
“水在花間繞,人在景中游。”環二環城市綠道,讓緊張的都市生活節奏慢下來,讓喧囂疲憊的心靈靜下來?;ㄏ掠^魚,柳邊戲水,一個從容優雅的步道系統,讓市民在這個春天里,擁有了更充盈的幸福感。(記者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