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時降落,15時起飛;15時降落,16時起飛;18時降落,19時起飛……旅客出行喜歡選擇的這些時刻,更是航空公司爭奪的重點——好時刻的經濟效益更好,時刻分配對航司格外重要。
新版《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下稱“新辦法”)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一改曾經行政審批主導的模式,將時刻分配從“主觀選擇題”變為“客觀算數題”,時刻分配更為合理,旅客出行更加便利。
航班準點率有望提升
過去,航班時刻的分配遵循發于2010年的《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下稱“老辦法”),在航班時刻分配這個問題上,其中只規定了航空公司的申請及民航局協調分配的流程,新辦法的一大亮點就是對每家航空公司每條航線的時刻選擇權進行了量化,并以“時刻優先級評分=航空公司的時刻配置基數×航班時刻效能配置系數”作為量化公式,并對航空公司、申請的航線進行打分。
其中航空公司的時刻配置基數包括航司的航班執行率、航班正常率、安全情況、時刻使用合規性等,四部分占不同權重,意味著時刻執行利用率高、運行效率高、安全好、守規矩的航空公司得分更高,指標不合格的航空航班,甚至時刻都可能拿不到。
民航專家林志杰提出,新規之后,正常率和執行率將成為航司爭取時刻的重中之重。航司為獲取更好的時刻,需提升自身指標,航班正常率作為其中一項重要指標,新辦法的改革也許能促進航司準點率提升。
這種考核方式通過多指標來考察航司的運行價值,綜合實力更佳的航司更有機會獲得好時刻,相比以往通過行政手段分配時刻也更顯公平合理。
旅客可選擇航司更豐富
在時刻的分配上,國際通用的第一優先權遵循歷史原則,即歷史上擁有某時刻的使用權的航司,在重新分配時,對該時刻擁有優先使用權。大型航空公司在機場歷史時刻方面市場占有率高,中小公司想要拿到好時刻非常不易。
在時刻分配優先權方面,新辦法不僅做出量化公式,在分配的優先權上也給了更多企業進入的空間。雖然從優先級來看,基地航司依舊具備優勢,但是運營良好的中小公司、民營公司也有更多機會。新辦法給予了新進入航司對時刻配置的第三優先權,規定顯示,時刻池中20%-50%的航班時刻,應當優先配置給新進入航空承運人。這一規定不僅促進了航班時刻公平分配,也進一步保障旅客利益,給了旅客更多選擇的空間,在業內營造出良性的競爭環境。
國際出行將更便捷
除此之外,新辦法還對國際時刻、國內時刻實行分類管理,舊辦法對時刻未進行分類管理,航司甚至可以更改運營航線,在分類管理下,未來國際時刻池將更寬裕,更有利于國際航線的發展。
量化公式對時刻優先級進行評分時,分別需對國內時刻和國外時刻航線進行打分,其中國際時刻的打分指標中有航線通達性、時刻使用價值、航線競爭性、航線穩定性等,這些指標顯示出在國際時刻分配上,更加鼓勵完善機場航線網絡,新開航線,優先發展大飛機遠程航線等,分類管理國內、國際時刻,定向推動國際航線的發展,對旅客國際出行條件將更加便利。新辦法的實行也更接近國際慣例,有利于建設國際樞紐。林志杰對此提出,北上廣等國際樞紐機場將受益。
■相關鏈接
新規出臺歷時4年試點驗證可行性
對于航空公司來說,把握了好的時刻,就像攥住了經濟命脈,航司也紛紛爭奪更優時刻。
過去,時刻主要通過行政分配存在弊端,對此新辦法的修訂經過長時間的準備研究,于2014年6月準備修訂,歷時4年終于實施,期間還做了試點工作。2015年至2016年,民航局嘗試采用更為市場化的手段來分配時段,并分別在白云機場和浦東機場對初級市場的時刻進行試點,廣州采用“拍賣模式”,上海采用“時刻抽簽+使用費”模式。其中在白云機場的拍賣中,烏魯木齊航空以9099萬元的價格買下降落時刻為14時段,起飛時刻為15時段的一組時刻,使用權三年。有專家解讀,試點工作不僅是時刻配置模式的一次探索,在業界也展示了我國航班時刻的價值。
新辦法的最終出臺備受關注,其中對時刻分類管理和各類航空公司的分配優先權進行明確,并通過定量公式為航司時刻優先級評分,時刻分配更加公平,還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緩和激烈競爭。(北京晨報記者張曉莉胡靜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英國風俗禁忌有哪些?英國傳統節日及習俗盤2018-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