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2018年天象劇場的大幕已經徐徐拉開,諸多“天象大片”即將扎堆上演。天文專家介紹說,作為“超級大片”,2018年天宇將發生2次月食和3次日食,其中2次月全食、1次日偏食我國境內可見。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2018年我國進入一個月全食的高發期,1月31日晚上和7月28日凌晨均有月全食發生。
1月31日發生的月全食從19時48分開始初虧,至23時12分復圓。對此次月全食,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欣賞到全過程。這次月食較大的一個特點是全食過程持續時間比較長,達到了1小時17分鐘。對于可見全食地區的公眾而言,一輪“紅月”驚艷天宇,絕對是一場“視覺盛宴”。與1月31日的月全食相比,將于7月28日凌晨發生的這次月全食就稍遜一些,由于天亮得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只能看到月全食的前半程。
2018年兩次月全食時間
(1)2018年1月31日:月全食(初虧19:48,食甚21:30,復圓23:11)
(2)2018年7月28日:月全食(初虧2:25,食甚4:22,復圓6:20)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月食天象幾乎年年發生,但月全食卻不是每年都有。而具體到某個特定的區域、特定的國家,能夠看到月全食天象的幾率就更小。
未來3年,也就是到2018年,我國公眾還將有幸欣賞到2次月全食。這兩次“紅月亮”發生的時間分別是2018年1月31日和2018年7月28日。“其中,離我們最近的1月31日這次,初虧時刻為19時47分,復圓時刻為23時10分,全食階段持續1個多小時。”
月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進入地球背光面的影子區內,造成月面無直照太陽光可反射而有缺角或隱沒的天文現象。然而月食發生時,月面并不會完全看不見,而是呈現暗淡的紅銅色,原因是因陽光穿過地球周邊的大氣層時,部分的紅色光被大氣折射至影子區內照射月面,形成「紅月面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