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院倚山麓而建,其勢儒雅而雄偉,占地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0.75萬平方米。布局對稱,中軸線上排列著院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兩側則是教學齋、半學齋、湘水校經常、百泉軒、船山祠、崇道祠、六君子堂、杉庵、濂溪祠、四箴亭等。此外,左邊有文廟,右邊有花草園林。還有二亭(風雩亭、吹香亭)、二池(飲馬池、門池)等建筑。
岳麓書院的院門為單檐硬山式三間大門,懸“千年學府”四字匾額,入院門可見高臺,此即赫曦臺,臺左壁有一福字,右壁有一壽字,為清朝時書院院長書寫。過赫曦臺正中即為大門,單檐硬山頂、五間,門額懸宋真宗御筆親題“岳麓書院”四字,門兩側懸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入大門過一庭院即至二門,亦為單檐硬山頂,三進,門額懸“名山壇席”匾額,額之背則題“瀟湘槐市”,門兩邊有清末岳麓書院學監程頌萬所撰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二門的過廳兩邊還有一副對聯“地接衡湘,大澤深山龍虎氣;學宗鄒魯,禮門義路對賢心”,是清朝岳麓書院院長羅典所撰寫。二門的后面是書院的主體建筑講堂,這里是書院院長進行教學講課的地方,也是書院舉辦重大活動的地方。講堂正中設講臺,南宋大理學朱熹和當時的書院主教、著名理學家張木式曾在這講臺上同臺會講。講堂兩旁之壁上有石碑,鐫朱熹手書“忠、孝、廉、節”四字,兩邊軒廊石碑上則為“整、齊、嚴、肅”四字。講堂檐前懸“實事求是”匾,中央則懸“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兩木匾。講臺之后是屏風,上書張木式所撰之《岳麓書院記》。
教學齋和半學齋位于大門至講臺間的兩側,是昔日岳麓院師的宿舍。教學齋在北,有門聯曰:“業精于勤,漫貪嬉戲思鴻鵠;學以致用,莫把聰明付蠹蟲”。半學齋位南,其門聯為:“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無偶,百代弦歌貫古今”。毛澤東曾于1916年暑期寄居于半學齋。講堂的北側是湘水校經堂,當時是用來培養檔次較高學生的地方。御書樓也是岳麓書院的主體建筑之一,位于講堂之后,五間,重檐十字黃琉璃瓦頂,三屋,樓前懸朱熹手書“御書樓”匾。
岳麓書院門票:門票30元
岳麓書院交通:從火車站乘立珊專線到岳麓公園站下,步行5分鐘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