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海上之花號博物館(MARITIME MUSEUM)
海洋博物館位于一艘仿造的Flor de la Mar(海上之花號)內(nèi),收藏了許多蘇丹、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統(tǒng)治時期所留下來的遺跡文物圖片資料,包括當時的地圖及航海圖等。老舊笨重的貨柜箱也在展示之列。
開放時間:09:00 - 17:30
門票:2馬幣
7、峇峇娘惹文化館(BABA-NONYA HERITAGE MUSEUM)
峇峇娘惹一般指明朝華人移民后裔,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shù)伛R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位于馬六甲陳禎祿路上的這一整排老房子,是典型的峇峇娘惹宅邸,其設計風格融合了中國、荷蘭還有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特色。
地址:48-50 Jln Tun Tan Cheng Lock
開放時間:周三至周一 10:00-12:30 & 14:00-16:30
門票:成人 8馬幣 / 兒童 4馬幣 (如果人數(shù)夠多的話會有講解)
游玩時間:1小時以內(nèi)
8、馬六甲蘇丹皇宮/文化博物館(SULTANATE PALACE/CULTRAL MUSEUM)
馬六甲王朝的舊時行宮,位于圣保羅教堂的山下。王宮外庭種滿了 郁郁蔥蔥的熱帶植物,還有噴泉裝飾。王宮分為三層,全是以木建 造而成,雖然簡單了些,但里面的家具和裝飾等也都有精心雕刻的 圖案。宮內(nèi)各廳各室都有一個主題,系統(tǒng)地介紹了馬六甲王朝的歷 史起源、政治宗教、生活及涉外交流等,此外還展出一些王朝時期 留下的文物。
地址:the Stadthuys Jalan Gereja, Melaka
交通:下了圣保羅山,步行可到
開放時間:9:00-18:00,周一休息
門票:成人2馬幣,兒童0.5馬幣
9、馬六甲圣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
于1710年由葡萄牙移民的后裔所建。圣彼得教堂以星期五禮拜及復活節(jié)禮拜而聞名。每年6 月,這里都會舉行SAN PEDRO活動來感謝照顧漁民的守護神,屆時來自全馬來西亞的天主教徒都會來此參加。
地址: Jl Bendahara 路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免費參觀
10、鄭和文化館(CHENG HO CULTURAL MUSEUM)
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出資三千萬人民幣,在馬六甲鄭和官倉遺址建一個鄭和文化館。該文化館總面積八千平方米,共三個樓層,分鄭和在中國、鄭和在馬六甲、鄭和寶船三大部分,展出鄭和下西洋所帶的數(shù)百件瓷器、海產(chǎn)品、寶船模型等,還展示鄭和船員生活場景,在古老的中國館里開設了茶館和鄭和紀念品中心。
地址:51 Lg Hang Jebat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四 09:00 - 18:00 周五至周日 09:00 - 19:00
門票:成人20馬幣 / 兒童10馬幣
游玩時間:2-3小時
11、圣約翰山(St.John’s Fort)
圣約翰山又叫圣約翰古堡,是荷蘭殖民地時代的要塞,曾是防守馬六甲古城的重要堡壘,現(xiàn)在只剩下一座白色的拱門。其特異之處是大炮口并非對著大海,而是指向陸地,因為他們深信已無敵于海上。站在山上,馬六甲海峽展現(xiàn)在眼前,湛藍的海面上輪船點點,滔滔白浪沖擊著海岸的巖礁。
門票:免費參觀
地址: 三寶山西側(cè),離市區(qū)約3公里
12、三保山
簡介:三保山亦稱“三寶山”,又名“中國之丘”。在1409年,中國皇帝將漢麗寶公主許配給馬六甲蘇丹滿蘇沙。公主的隨從共有500名女仆,蘇丹將她們安頓在三保山。在三保山下有保山廟,為紀念鄭和訪問馬六甲而建。該廟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形式,紅墻配琉璃瓦,房頂飛檐描有彩龍戲珠的圖案,廟內(nèi)供有鄭和座像。西南山麓的菩薩提寺,是蘇丹為公主所建,寺旁有一口井,名漢麗寶井,馬六甲經(jīng)過多次嚴重的旱災,唯有這口井從不干枯。三保山還擁有中國以外最大的中國人墓地,墓地達25公頃,有12000個墳墓,其中大多數(shù)埋葬于明朝。
地址: 馬六甲市古城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