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徒步墨脫,需要全程徒步,派鎮-拉格,拉格-汗密,汗密-背崩,背崩-墨脫,墨脫-波密;后來扎墨公路修好,墨脫-波密可以坐車出來;再之后,背崩-墨脫縣城的路也修好了,也就是現在的徒步路線,只需徒步三天,從派鎮的松林口徒步到背崩就可以了,之后的路完全可以乘車完成。
十月,徒步墨脫的黃金時代。
十月中下旬,雨季結束,正是徒步墨脫的黃金時代,小編的親徒經歷:全程沒有被雨淋;沒有被螞蝗咬;腳沒起泡;腳腂和膝蓋雖然有疼痛,但并沒有實質性傷害……出發前擔心的種種問題,全部都不是問題。正如一個朋友所說,墨脫徒步現在已經成為“休閑游”!
之所以說現在是徒步墨脫的黃金時代,除了季節、氣候的因素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就是:派墨公路,即派鎮-墨脫的公路已要在修,據說三年之內就會通車。所以說,也就是這兩年就是最佳徒步時間了,當通車之后,徒步的感覺將完全不一樣!
徒步墨脫,選對時機很“休閑”
其實徒步墨脫并不是一條多難的路線,最多算中等難度,只要不是冬季和雨季,三天徒步路上吃、住、背夫一應俱全,說它是一條“休閑徒步”線路并不為過。
強加在墨脫徒步線路頭頂的“超級”、“唯一”、“至尊”等奇怪光環,被安妮寶貝、《藏地密碼》等加工者和不少戶外從業者擠扁又拉長后,成了神話。一批雨季、封山季強行穿越的驢友的過度包裝與渲染,及媒體過于夸張的報道,讓徒步墨脫的魔力一次一次暴漲。
真實的徒步墨脫路線是怎樣的?墨脫到底是地獄還是天堂?道路易行,還是一路兇險?小編告訴你,如果10月非雨季走,天氣晴好,無塌方、無泥石流、道路易辨析、無螞蝗……全程無壓力,順順當當到墨脫,只不過是徒步強度略大而已,畢竟一天少則7-8小時,多則12個小時都在不停地趕路。如果,在雨季或者封山季強行通過,那必定困難重重,千百年的墨脫雨季一直山洪、塌方肆虐,險象環生。如遇暴雨,當地的背夫都難找到路。在這種極端氣候條件下,那必定是一路兇險的。
所以徒步墨脫,選對時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當地政府出了封山通知后,切忌冒僥幸心理,盲目“挑戰自我”。畢竟,徒步也是為了玩兒,而不是為了“玩兒命”!
2007年在此遇難的驢友之碑。
徒步墨脫,最原生態的路與景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從派鎮進墨脫的路,實實在在是一條“走”出來的路。最多為了方便騾馬通過,而人為地墊了一些大塊的石頭。從派鎮的松林口出發,需要三天抵達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