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榮升為父親的王先生最近在網上發帖咨詢:聽自家的月嫂說,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專為產婦提供月子餐一條龍服務的公司,都是依據產婦的各個不同時期生理變化而量身定做的,既科學又營養。但談到價格,就都很昂貴,有的甚至上萬元。他曾嘗試訂制了一次,配過來的都是些湯湯水水,這似乎有些太不值當了,也不知道這些月子餐有什么玄機之處,真的科學合理嗎?
孕婦產后究竟處于什么樣的狀態?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飲食?真的是越補越好嗎?
產后虛弱以流食為首
其實,月子餐的說法很大一部分還是來源于傳統的習俗,外國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月子餐、下奶湯。下奶是生理問題,是一種條件反射,主要是與內分泌系統有關,過去有些貧困地區產婦營養狀況不好,可能是會影響乳汁的質量。但現在對于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來說,平時飲食中的營養是足夠的,而月子餐價格太過昂貴,大多數家庭都是承受不起的。
因此在生產后的最初幾天應以流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面條湯、雞蛋湯、粥等。由于產婦食欲不是很好,可以少吃多餐。
科學來講,坐月子期間只要保持正常飲食就可以,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蔬菜水果一定要吃,多喝湯水,少量多餐,最初幾天不要吃太油膩的東西,這樣就能輕松度過脹奶期。
根據身體狀況量身定做食譜
產后產婦還面臨著母乳的問題,寶寶需要乳汁來填飽肚子,這就需要產婦吃一些營養適合的食物來滿足寶寶母乳的問題。比如在第二周的時候,可以做一些豬蹄湯、雞湯、醪糟湯、紅糖水、益母草水等。同時,兩三天后產婦泌乳量增多,需要有一些適合小孩的營養補充,比如高蛋白的、含淀粉等食物。
如今網上很多商鋪出售所謂能催奶的“月子水”,實際上就是一種“米酒水”。對于“米酒水”是否有利于產婦下奶,這其實是中國獨有的一種飲食習慣,每個地方的差異也很大,南方一些地方用米酒雞蛋花催奶,北方很多地方卻是用豬蹄湯催奶,現在很多都是習慣成了自然。
有人認為,產婦身體虛弱,應該多一些進補的食物,事實上,食物并不是越補越好。比如人參,會使傷口長時間滲血,不利于傷口愈合。
產后營養補充需注意避免營養過剩。接待過一位產婦,剛生產過一個10斤重的嬰兒,并且還有糖尿病,產后以為高蛋白越多越好,一天甚至吃10個雞蛋。事實上,營養過剩反而增加其他器官的負擔,比如消化腺、胰腺等。其實,只要能滿足自身恢復需求,正常飲食即可,在飲食上和孕期幾乎差別不大。
根據產婦身體狀況量身定做食譜很重要,如果產婦便秘,就可以多補充一些維生素;產后體質偏弱,要多補充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鐵質等。同時飲食適合產婦的口味也很重要,因為產婦產后往往食欲不是很好,應該做一些適合其口味的飯菜。
過去的有些老習慣都是不正確的,有的人說月子期間不能進鹽,家里的菜都不放一點鹽,產婦失鹽過多反而會影響健康。還有些人說坐月子第一周不能吃蔬菜水果,也是不對的,只是不能吃冰鎮的水果。有些產婦說吃蘋果太脆怕吃壞牙,削成薄片吃就好了。正常人只要正常飲食都是沒問題的,只有一些大失血、貧血等特殊情況的產婦才需要特殊進補。
心情和休息同樣很重要
在坐月子期間,產婦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要是飲食讓產婦產生厭惡心理就更壞了。有些產婦情緒產生劇烈波動,突然生氣,一下就沒奶了。多做些產婦喜歡吃的,多換點花樣。要保證蔬菜水果的新鮮,現在很多月子餐是提前做好的,就不夠新鮮。
還要盡量避免特別刺激的食物,像濃咖啡、濃茶和一些特別辛辣的東西,正常人都是不宜多吃的。但適量吃一些微辣、淡茶也是沒關系的。美國有個實驗,給產婦吃蒜素,結果產出的乳汁有一股蒜味,寶寶反而特別愛吃。所以其實在產婦的飲食中加一些調料品、保證多樣化,其乳汁更能吸引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