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現在的生活很忙碌,也很規律,訓練、比賽、學英語把他每天超過12小時的時間填得滿滿當當,以至于微博、微信他都沒有時間“刷”。周琦甚至沒有時間關注中國的球迷對他終于加盟火箭的評論,他不知道自己與火箭簽約的新聞在國內引發了多熱烈的討論。“先做好自己吧。”周琦說。
周琦眼下當務之急,是把自己練“壯”,就如各方評論員的分析,他想在NBA這個競爭激烈的賽場上立足,最重要的是增加體重,而周琦去美國之前只有100公斤的體重,在常規賽乃至季后賽這樣的場地里,會讓他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好消息是,他的訓練很順利。“現在要做的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努力,努力,再努力!”他說。
離家已是常態 在美不覺孤單
周琦連吃也嚴守“NBA規格”
周琦在新疆隊奪得CBA總冠軍后,先是去北京的皇城根小學當了一把“名譽籃球教練”,事實上,才21歲的他并不是一個在公開場合很會“表演”的人。
在這次見面活動上,周琦給了小學生球員一個毫不留情的蓋帽,但他內心里是很喜歡小孩的,即便左手大拇指上的繃帶還沒有解開,他仍然堅持著跟孩子們完成了一整節訓練課,“看著小孩子打球,會想起自己小時候,怎樣喜歡上籃球,怎樣苦練。”他說。這一天與孩子們的互動是他在奔赴美國前唯一的一次“放松”,隨后周琦便馬不停蹄地投入了成年人的世界。
由于從小就在籃球隊里長大,周琦一直與父母分開,所以只身前往美國對他來說只是從一支球隊的“家”,去到另一支球隊的“家”。在美國,他與經紀團隊一道安排自己的生活,吃、住、行這些問題對他來說都不是難事,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更快地融入新的球隊。
這位性格內斂的中國大個子不斷以細膩的表達來展示自己與球隊、隊友的互動。6月初,特洛伊·威廉姆斯在個人社交網絡上發布了一張與火箭的隊友們一起訓練的合照,里面就有周琦。更早一些時候,火箭總經理莫雷隔空傳話,他告訴中國媒體,希望周琦快點到來,“哈登很喜歡和周琦一起打球。”
更實在的做法是盡快讓自己的英語口語變得順溜,周琦有一個幸運的條件,就是他的體能訓練師——美國人吉米與他合作很長時間了,兩人的性格非常契合,吉米也是周琦的半個英語老師,在日常訓練中,兩人已經磨合到不需要翻譯的程度。當然,在點菜、平時購物這些交流中,周琦的英語口語基本已經沒有問題了。“最重要的是敢開口。”周琦為了讓自己的英語表達更地道,會非常主動地與隊友和美國教練們交流。
此外,考慮到在夏天的訓練中對營養要求極高,周琦對自己的飲食安排也做到了極致的苛刻,即使偶爾去餐廳吃飯改善一下,他也會嚴格按照“NBA規格”的餐單。
生活規律注重細節
生存法則:自律自信
火箭做出了他們的決定,這個夏天,他們交易得到了克里斯·保羅,但留隊的大個子只剩下首發中鋒卡佩拉、大前鋒萊恩·安德森和老將內內,周琦則有望成為球隊的第三中鋒,他的射程符合火箭的需求以及德帥的戰術體系,他需要做的是讓自己更強壯,以應付NBA內線的恐怖對抗,同時也要提高自己在中遠距離的投籃命中率。
火箭不可能僅僅指望著拓展中國市場而簽下周琦,周琦之所以能得到這份合同,更被球隊看中的是他的潛能。“周琦的訓練態度一直非常端正,賽季備戰一直非常刻苦。正如莫雷所說,周琦的智商很高,了解籃球運動,知道要付出努力,明白每天都要進步。幫助周琦訓練是一件樂事,尤其是最終贏得總冠軍,感覺更加美妙。我們完成了目標,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訓練師吉米說。在美國,周琦的每一天都從一頓營養搭配均衡且豐富的早餐開始,之后是戰術和力量訓練,個人技術訓練,以及恢復性訓練。
事實上,周琦在過去整個CBA賽季里,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生活規律,以及強度和細節要求都極高的“NBA規格”訓練方式,到了美國,他適應得不錯,“訓練師給我提供了許多幫助,我已經有所增重,并且學會了如何去進行身體對抗。”周琦說,“在火箭的訓練館訓練讓我變得更好,也更加強壯,在正確的營養搭配以及訓練下,我會變得好起來。”
“能踏上NBA賽場這個機會不是誰都有,既然來了就想上場,上不了就是水平不夠,還要繼續努力。”周琦說。他不是沒有壓力,而是不斷在學習如何把壓力轉化為動力,而且選中他的是火箭隊,也是他自己一直以來非常喜歡和關注的球隊。
“中國球迷對火箭隊是有特殊感情的,畢竟這里是姚明的母隊,他在這里取得了讓我們仰望的成績。”周琦說。
但無論是他本人,還是熟悉他的媒體、球迷,都不愿意給他套上“下一個誰”的帽子,周琦與巴特爾、王治郅、姚明、易建聯、孫悅所處的時代和環境都不同,如今的NBA也在不斷變化,他不以誰為模板,但是從前輩身上,尤其是他的國家隊老大哥易建聯身上,周琦學到的東西就是勤奮和自律。
“我可能不會去想太多,但我能做的就是盡全力去得到更好的機會,然后好好表現自己。”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許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