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們訓練的游戲英雄聯盟,是當下國內玩家數最多的游戲
若不是初一開啟的游戲生涯,17歲的包頭青年王旭澤,此時應坐在高二課堂,而非在南京一處電競培訓基地,為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日夜練習。令他傾注大量時間的,是《英雄聯盟》這款月度活躍玩家過億的多人聯機競技游戲。隨著排位飆升和在包頭當地一系列比賽中斬獲獎次,這個少年開始問自己:“我是不是可以打職業了?”
自2003年被國家列為第99個體育項目以來,電競每一次進入公眾視線,幾乎都無法走出爭議的原點——電競也算運動?
今年8月,內蒙開設國內首個電競中專專業。9月,“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被教育部定為2017年高校增補專業。當月末,湖南體育職業學院宣布,將于明年開設電競運動與管理專業,培養包括電競運動員在內的電競相關從業人員。電競從此步入中國高校。
10月,國務院出臺意見,要求推動電競健康發展。
上述舉動,被業內解讀為頂層正逐步對電競“松綁”。
兒子的夢想 “不讓他接觸將來也許會后悔”
韓國職業電競選手faker是王旭澤的偶像。20歲的faker已三奪世界冠軍,是當下最出色的英雄聯盟選手,個人累計獎金已達607萬元。
相較韓國,中國職業電競選手的待遇普遍更高。2011年,王思聰殺入電競市場,組建了IG電競俱樂部,并為隊員開出人均過萬的月薪。不少“富二代”緊隨其后,拉動了選手薪資普漲。圈里,年薪百萬只能算是中等。
不斷翻滾的電競獎金,更是讓不少人為之瘋狂。2014年中國戰隊Newbee在TI4(DOTA2第四屆國際邀請賽)奪冠,獲得約合3119萬元獎金。兩年后,這項紀錄再次被中國選手打破,中國戰隊Wings在今年10月登頂TI6,奪下創電競史記錄的6048萬元。
中考之后,王旭澤開始不顧父母反對,將更多時間傾注于游戲。父親只好將家中電腦拉去公司,他又轉而進入網吧,頻繁逃課,成績下滑,一發不可收拾。
父親怕他在網吧學壞,又給他在家配了臺新電腦。但他總嫌家里網速慢。
王永興逐漸發現,兒子開始頻繁拿著在當地斬獲的獎牌和照片,提出想去“打職業”。起初他和愛人堅決反對,但見兒子實在無心學習,加之捧回的獎次越來越多,他動搖了。
這個18歲闖社會,22歲開公司的男人認為,社會本就是一所大學,只要“打職業”是正路,未來發展也不會太差。何況還有兒子的小伙伴不斷給他吹風:“王旭澤的確是打職業的料?!?/p>
背地里,對電競一竅不通的王永興也上網搜索了相關信息,還向年輕同事請教。他問兒子萬一將來《英雄聯盟》不流行了怎么辦,王旭澤告訴他,只要打得好,新游戲也不怕。
既然是兒子的夢想,王永興就決定試試:“如果不讓他接觸,將來也許會后悔?!?/p>
父親的抉擇 花萬元送兒去學打游戲
去年暑假,王永興領著兒子前往上海的一家電競學院。這是國內首家電競培訓機構。兩盤試手之后,教練認為王旭澤缺乏天賦,勸其回家專心讀書。
暫設于南京的訓練基地,20名興趣班學員按競技水平從右至左依次遞減排序
“和運動員一樣,職業電競對天賦和勤奮要求極高,天賦是前提。”該機構市場總監說,就培養電競選手而言,目前僅設LOL職業班和興趣班。其中,職業班學員免費受訓,但需達到游戲各區“鉆石一級”(游戲中一種極高的段位)以上水平,且有職業電競夢;興趣班著力提高學員游戲能力,寄宿式培訓倆月,學費9800元,門檻雖低,但也要具備較強水準方可。
但王旭澤不甘心,回到家仍舊埋頭游戲。幾個月后,他自覺有所精進,再次提出“打職業”。王永興覺得,無論這條路是否行得通,對從沒吃過苦頭的兒子來說,都是一次接觸社會的嘗試。
連班主任老師也表示理解:“打得好,就試試,不行再回來讀書。”
辦好休學,王永興用9800元學費,將兒子送到了學院暫設于南京的訓練基地興趣班受訓倆月。
學員們被統一安置在幾套三居室的房屋里,交納的9800元學費,囊括了他們的食宿
父母資助、機構輔助,王旭澤的電競之夢可進可退。而中國第一代職業電競選手則身在電競尚被視為“電子海洛因”的時代,他們大多窮困潦倒且被視為“不務正業”。
從1998年接觸游戲到2005年世界登頂,中國電競第一人李曉峰因通宵練游戲,被一心想讓他成為一名醫生的父親多次“動手教育”。為在網吧打游戲,他每天只吃一塊錢的水煎包。為一項冠軍獎金僅500元的比賽,他蜷在火車廁所里跨省輾轉7個小時。更因為輸掉比賽,走投無路的他甚至差點跳樓。
更明顯的是環境劇變。在電子競技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正式認可的“第99個體育項目”的2003年,央視曾開播一檔收視率極高的節目《電子競技世界》。但因廣電總局禁播,節目只播出了一年零兩個月。
值得回味的是,2015年年末,曾經的《電子競技世界》主持人段暄,放棄了耕耘多年的《天下足球》,轉投某電競產業公司。在傳統體育與電競之間,這位資深體育主播選擇了后者。
而就在三年前,針對國家體育總局組建電競國家隊的新聞,有跳水運動員曾在微博評論道:“電競游戲也算是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