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鼎盛駿景和金輝城小區周邊道路車輛亂停放問題,請市交警大隊提出處置方案,靈秀鎮、屬地村(社區)積極配合,協調相關小區開放出租剩余停車位,兩所學校實行錯峰上下學,并實行道路限時‘微循環’管理,緩解停車壓力。”
12月19日,石獅市掛鉤市領導主持召開靈秀鎮港塘村、曙光社區“大黨委”首次聯席會議,研究推動解決小區治理中存在的疑難問題,上述一幕便是現場匯民聲、聚眾智、解疑難的生動縮影。
當下,石獅正深入推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為破解小區治理“小馬拉大車”困局,石獅市強化黨建引領,在全市54個村(社區)建立“大黨委”工作機制,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凝聚共治合力,項目化推動一批民生急難愁盼問題解決,以實際行動為民辦實事,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記者從市委組織部獲悉,截至12月20日,石獅市54個村(社區)“大黨委”已全部成立并召開首次聯席會議,相關工作走在泉州前頭。
高位推動,凝聚治理強合力
物業繳費率低、地下車庫失管、公維金啟用難、區間道路交通無序……住宅小區直面萬千民眾,管理事務瑣碎繁雜,疑難問題接二連三,尤其考驗基層治理水平和能力。
“立足高位推動、高效破題,我們在54個村(社區)推行‘大黨委’工作機制,并安排20位黨員市領導包片掛鉤,擔任社區‘大黨委’書記,負責統籌全局、協調各方。”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大黨委”副書記則由鎮(街道)黨員科級干部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確保“大黨委”高效運轉。
為凝聚多方力量、推動資源下沉、發揮行業優勢,社區“大黨委”還廣泛吸收各村(社區)共建單位、駐區單位、規模較大的居民小區黨支部、較有影響力的“兩企三新”組織、村(社區)“兩委”的黨員成員等擔任委員,形成“條塊結合、共駐共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物業黨建聯建新格局。“真正把這一功能性黨組織打造為特別能戰斗的堡壘,讓基層治理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有力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精準摸排,有的放矢解疑難
連日來,各村(社區)“大黨委”首次聯席會議先后召開。會上,“大黨委”委員們開門見山、直奔問題、提出建議。
在鳳里街道仁里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上,鳳凰城小區坦言商住部分和停車場由不同物業管理,容易出現相互扯皮問題,希望能協助理順;在湖濱街道仙跡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上,新華友小區希望協助解決地下停車場電動自行車充電外移事項;在鴻山鎮伍堡村“大黨委”聯席會議上,針對君豐小區和當代鴻山府小區業主反映強烈的公共空間占用問題,建議民警、綜合執法隊開展執法進小區活動……
“成立社區‘大黨委’是要幫基層真正解決問題的。”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發揮“大黨委”所能所長,靶向回應小區所急所難、精準解決群眾所愁所盼,各“大黨委”設立專門聯絡員,并暢通民意反映渠道,全面摸排、收集業主訴求和社區治理重難點問題,經過梳理形成清單,提交“大黨委”聯席會議,“社區‘大黨委’書記每季度至少牽頭召開1次聯席會議,有重大事項也可隨時召開,并根據議題實際邀請相關部門列席會商,共同研究解決問題。”
項目管理,久久為功抓落實
在聚仁路公安宿舍樓小區,電動車“飛線”充電整治已完成,當下正委托第三方進行施工圖設計,推進增設充電樁,以滿足住戶的充電需求;在南洋路老舊小區元興花園,業委會也希望社區“大黨委”支持,加快電梯改造、加裝凈水設備等事宜……
小區物業管理提升沒有完成時,基層治理提效永遠在路上。在各社區“大黨委”首次聯席會議上,市領導既現場協調解決問題,也就推深做實這一工作機制“開方”:
“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關鍵是用實際行動和直觀變化取信于民。”“要堅持問題導向,建立‘三張清單’制度,精準摸排需求,逐個逐項抓落實。”“要壓實工作責任,針對群眾反饋的小區治理重難點問題,建立問題臺賬銷號制度,提高工作質效。”“要采取項目化思維,將‘大黨委’聯席會議議定的事項逐一立項分解,明確完成時間和責任人,確保議一項定一項成一項。”(記者 康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