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探不知道,一看都是“寶藏”。這片藏身于村落的磐石山,海拔不到40米,但古跡不少,卻藏于僻處人未識。這里不僅有上百年的古榕樹,也有獨具閩南建筑風格的蔡氏宗祠,位于磐石山西邊山腳處還有一塊“歇龍石”。這塊南北長30多米,東西寬20多米的大石,傾斜30多度,蔚為壯觀。何謂“歇龍石”?蔡炳彬介紹起了石頭名字的由來。相傳,這里曾是宋朝皇帝趙昰歇腳的地方,當初元軍攻占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南宋大臣張世杰、文天祥等人連續(xù)擁立了宋端宗趙昰、宋末帝趙昺兩個小皇帝,乘船逃亡泉州,曾在石湖一帶居住。當時磐石山西面有條大溪通海,船只可抵達大石下,趙昰在逃亡時,舟車勞頓后曾經(jīng)在此小憩,后人就稱之為“歇龍石”。而在歇龍石旁邊就有“宋帝趙昰避難日湖時曾于此小憩”等小字,因石湖村以前又叫日湖村,與“歇龍石”上的小字可互相佐證。
除了傳說以外,“歇龍石”還是村民曝曬黃豆之地,黃豆曬于上面,不會滾落,可謂奇特。“以前村里沒有硬化場地,都會到這里來曬黃豆等,雖然斜度有30多度,但黃豆一般都不會滾落。”蔡炳彬表示,斜坡粗糙,黃豆不易滑落,因此地有傳說,所以顯得有些玄幻。
“歇龍石”只是赤湖山體休閑公園的驚艷一角,步行走入山中,更有或臥或倒或站,形狀各異的奇石,摩崖石刻分別為知慕、藏光、枕山、望海、觀云、聽濤等,山上還有古榕樹,形成“一木成林”的景觀。目前,赤湖村山兜山體休閑公園正在進行方案設計,將這些景點全部納入其中,打造成為群眾親近自然、享受美景的好去處,輻射周邊村居及企業(yè),讓這片隱蔽村落的山體公園為眾人所知。(記者邱育欽通訊員蔡祥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