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王先生手機顯示的用電情況
電力工作人員檢驗用戶電表 校驗儀顯示誤差值為0.334%
去年10月起,鳳凰城小區(鎮中路二期)一些業主搬入新家后,發現家里用電量偏高,個別業主甚至超過原來一倍多!難道是電表“跑得快”?在此前已為相關用戶檢查的基礎上,昨日,在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場監督下,國網石獅市供電公司再次隨機抽檢該小區10戶居民智能電表。抽檢結果顯示,這10戶電表檢驗數值,均遠低于±2%的允許誤差。
搬入新家
電費漲了一兩倍
“首月200多元、次月300多元、第三個月480多元、第四個月460多元。”這是鳳凰城小區X幢402施先生一家入住新房后的用電情況。施先生告訴記者,家里五口人,每個月用電200多元正常,可一路飆升到400多元,就很難理解了。
X幢903王先生家是本次抽檢用電最高的住戶:1月份的用電量高達1042度,電費720.23元;2月份用電量降至889度,但電費也達599.69元。“原來租房子每月用電兩三百元,現在漲了一倍多!”王先生告訴記者,親戚朋友家和他家的家電設備差不多,電費都不會這么高。
據鳳凰城小區物業項目經理陳先生介紹,目前小區入住業主已有七百多戶,從今年起陸續接到三四十戶業主反映用電量高問題,分散在小區14幢中。
現場抽檢
10戶電表均合格
據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鳳凰城小區總共安裝了3759個智能電表,電表屬于同一批次。在本次抽檢之前,供電公司已對先前反映電費有問題的數戶居民電表進行現場校驗,校驗結果都顯示為合格。
昨日上午,經市場監督管理局工程師核查后,持有計量檢定員證的電力工作人員,使用經檢驗的單相電能表現場校驗儀,首先對402施先生家的電表進行檢驗,校驗值為0.334%!在隨后9戶的現場電表校驗中,校驗值均遠低于±2%的誤差。國家規定,電表誤差值(檢驗值)在±2%以內均屬合格產品。
石獅供電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泉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計量所每年不定期地對石獅市運行中及庫存未裝出的智能電表進行抽檢,近幾年的抽檢合格率均為100%。石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每年都對供電公司的實驗室及標準裝置進行嚴格考核。供電公司電能表檢定臺的標準裝置和現場校驗儀每年須送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進行量值溯源。
“若用戶電表‘跑得快’,總表就會發現異常。”一位電力公司負責人舉例說:假設總表單月送電量為1萬度,若三四十戶用戶電表真“跑得快”,按照能量守恒的定律,總表收電量肯定超過1萬度,“而我們并未發現總表異常”。
入戶調查
看看用電大戶在哪?
既然電表正常,那么電跑去哪兒了?為消除業主對智能電表的疑慮,電力工作人員入戶調查,向居民普及節約用電知識。
家中用電量異常的原因大約有三種:一是被竊電,二是漏電,三是用電需求大。電力工作人員表示,竊電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每戶電表都是“入住一戶,送電一戶”的,而且電表箱都是使用一次性扣子封閉的,若有異常極易發現;若家中線路或電器漏電,則需業主自行聘請專業人士檢查。
在施先生家中,工作人員發現其家中使用的是一臺40L的電熱水器,除了洗澡外,廚房用水、陽臺洗衣用水都接入了熱水器。施先生也坦言,今冬天氣較冷,所以用熱水的量也較大。工作人員分析說,電熱水器頻繁加熱,閑時也未拔下電源,或為用電量增高的原因。在王先生家中,工作人員統計其家中用電設備功率,具體電器包括電磁爐、熱水器、冰箱、監控視頻等等,“每日用電量約需20至30度電,這與手機查詢電費詳單數據也基本配合。”
一位物業工作人員介紹說,有業主曾嘗試把家中用電總閘關閉,發現電表確實停走了,但一接上電閘電表計數就跑了好幾度。對此,電力人士分析說,這與家中電器未拔電源有關,在通電的一瞬間,電器啟動的電量其實是非常可觀的。
調整習慣
合理節約用電
石獅供電公司計量人員介紹,用電量高可能與市民的用電習慣及我省階梯電價制度的實施有關。
按照我省2012年7月開始實施階梯電價和峰谷分時電價制度:一戶一表用戶第1檔0—200kW·h,電價0.4983元/kW·h;第2檔201—400kW·h,電價為0.5483元/kW·h;第3檔400kW·h以上,電價為0.7983元/kW·h。分檔計價收費。若當月電量達到階梯電價第三檔,那電費可能會比往月多很多。
電力人士提醒,家中的電線老化、電器使用年限長產生的漏電,以及新添家用電器、季節天氣變化,加上學校放假,孩子在家中的時間增多,導致電腦、電視的使用時間比平常要多,會引起用電量增加。同時,熱水器、電視插頭長時間插著,也是會消耗電量的。(記者林恩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