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3月5日,石獅市12345便民服務熱線開通以來,有關“垃圾”的投訴、咨詢訴求件有2000余件,絕大部分已辦結。但辦結后效果如何?這些垃圾問題是否得到根本解決?連日來,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現場走訪
地點:
八七路富邦大廈一、二號樓之間
三個垃圾桶“壓力山大”
2015年11月27日,市民孫先生來電投訴:八七路富邦大廈一號樓與二號樓之間,三個垃圾桶長期以來,污水橫流惡臭難聞,希望有關部門加強治理。11月30日,湖濱街道給予回復,表示已要求清潔工每日及時清理垃圾并通知附近居民不要將大量含水垃圾倒入桶內。
今年2月25日,記者來到該處看到,三個垃圾桶下依然污水橫流惡臭難聞。附近商戶告訴記者,這三個垃圾桶每天基本處于爆滿狀態,附近居民仍將生活垃圾傾入其中。
地點:
假日旅行社與濠江海鮮酒樓間
巷內衛生狀況依然堪憂
2015年10月10日,市民楊先生來電反映:濠江路假日旅行社與濠江海鮮酒樓中間巷子未設置垃圾桶,經常造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積,望相關部門核實處理。10月11日,寶蓋鎮回復,“我鎮辦已電話聯系訴求人楊先生了解情況,因此前有反映過此問題,我鎮有清理過及安置垃圾桶,我鎮將再派人去清理垃圾,若垃圾桶設置不合理,也將會重新設置。”
今年2月25日,記者回訪發現,雖然已設置垃圾桶,但巷內衛生狀況依然堪憂,塑料袋橫飛的現象仍然存在。
地點:寶昌花園后方區域
垃圾堆成了足球場大小
2016年2月24日,市民林先生再次致電12345反映寶昌花園后方小路堆積垃圾隨處飄散問題。次日,記者來到這里看到,一個約有足球場大小的空地上堆滿生活、建筑垃圾;通往該處沿路的綠化帶上也掛滿塑料袋。一位穿著“湖濱”字樣的環衛工正在卸垃圾。該環衛工告訴記者,他只負責將周邊街道的垃圾收集至此處一個約5平方米的垃圾處理點,供垃圾車統一進行回收,而附近周邊的這些垃圾并不屬于他的工作范圍。實際上,如此規模的垃圾,就算是這名環衛工人愿意幫忙打掃,也是力不從心的事情。
原因探析
類似上述三處垃圾“頑疾地”,在我市不少背街小巷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并非個例。
是何原因形成垃圾“頑疾地”?目前,我市的垃圾清理實際分為主次干道及各村、社區下屬管轄兩大塊。這兩塊分別有著自己不同的分管單位。簡單地說,石獅市區主次干道的垃圾清理工作由市環衛處統一負責,而各村、社區則由當地村委會或者社區負責。對此,記者采訪了環衛處、市環評處的相關負責人。
“主次干道上的保潔是由環衛處監管,我們每天都會派考評組考評保潔公司的工作,發現不足會及時通知并且進行處罰。”市環衛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但這樣的體制落實在村、社區存在一些執行難度,“一些村子由本村村民進行承包,在執行方面難免存在一些問題。”此外,該負責人坦言,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垃圾盲區”,雙方均不愿對此負責的現象。
對此說法,對全市垃圾進行統一測評的環衛考評中心某負責人也表示認可。他告訴記者:“實際上在我市承包給村民的現象還是很多的。”
考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一般而言,各負責片區的劃分基本是清晰的,但落實到各片區負責單位執行上確實存在瑕疵。不過,接到市民投訴后,考評中心會按照責任分布通知各負責單位進行整改。“一些‘盲區’確實很不好劃分,就像寶昌花園后面那塊地,應該是屬于湖濱的,但寶昌花園與寶源花園之間的路卻是屬于寶蓋管轄的。”該負責人說道。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環衛工人工作量大、人數少也是造成現狀的一個因素。采訪中有環衛工向記者直言:“一些外包公司為了謀取利益,將規定名額進行扣減,壓力都落在了我們身上。”
上述環衛處負責人建議,應在推進環衛工作市場化的同時,繼續完善相關處罰細則,建立健全監督體系。“相比前幾年,石獅的環衛工作已取得很大的進步,不過想要再進一步,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記者 張澤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