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心市民蔡國雄向市博物館提供線索,說在靈秀山金相院附近一處山坡上,發現一塊宋代摩崖石刻。2月22日下午,在蔡國雄的帶領下,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實地查探這塊摩崖石刻,據其推測,該摩崖石刻刻于宋代元符年間(公元1098—1100年),這可能是我市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
記者在現場看到,摩崖石刻隱于一小片叢林間,叢林附近有明顯修整過的痕跡,才使得摩崖石刻露出“真容”。據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測量,這塊摩崖石刻高1.4米,寬1.2米,石刻上可見“鋪路目錄記”五個清晰大字,其余的小字大都需要通過拓片才能準確閱讀,其大致內容是記錄鋪設“東京大道”的原因、發起人的情況與捐資人的姓名等。
“小時候,摩崖石刻往上走一段路還有一塊風動石,經常和玩伴們在上面搖石頭玩。現在石頭已經找不到了。”蔡國雄家住靈秀山下,他告訴記者,十幾年前鄉親們就曾發現這塊石刻,但當時沒有引起注意。恰好今年蔡氏同鄉聚會偶然又提起這件事,有人提議應該重視,他便自發雇傭了幾名工人清理石刻碑周邊的雜草,又向市博物館提供線索,希望石刻能得到保護。
“我們非常感謝靈秀蔡氏宗親提供的線索,也很感謝蔡國雄先生出資修整叢林,讓這塊珍貴的摩崖石刻得以重見天日。”李國宏說,這塊摩崖石刻不僅有可能是我市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其文字內容亦很有研究價值,市博物館已安排專業人士制作該摩崖石刻的拓片,近期就能解讀出石刻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仍有數名工人在清理摩崖石刻周邊的雜草,并嘗試挖掘刻有“東京大道”四個字的路碑,其中一位參與挖掘工作的當地老人說,他小時候摩崖石刻周邊都是田地,每次下田走的就是“東京大道”。“但現在誰也說不清東京大道怎么來的,也不知道東京大道何時建成,也許答案就藏在這塊摩崖石刻里。”老人希望市博物館能早日解讀摩崖石刻的文字內容,將這段歷史告訴大家。(記者 占婷 林珊雅 通訊員 蔡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