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村居事務繁多且瑣碎,單靠村委會的力量完全也不可能實現對村居事務的全覆蓋及圓滿解決。如此一來,更多地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村居事業的建設和發展,成為和諧村居的重要工作。顯然,在這一方面,石漁村做得尤為出色,在村委會、和促會的共同推動下,依托義務服務志愿隊伍,全方位開展村居事務公益服務。
2013年6月,石漁村老年人衛生督察隊正式上崗;2013年12月,石漁村志愿消防隊正式成立;2015年7月,石漁村海泳愛好者勇救3名落水者;2015年8月“愛心醫療服務團”到石漁村獻愛心……石漁村義務活動事跡見諸報端的頻率并不低。從中不難看出,石漁村的村居事務公益服務做得有聲有色。
事實上,早在“十大文明新風”全面鋪開之前,石漁村的移風易俗工作就已經提前開始布置了。石漁村書記、和促會會長郭志猛介紹,移風易俗工作取得的成果,很大一部分依賴于以老年人為主體的移風易俗義務志愿服務隊。“喜事方面取消滿月宴、周歲宴等,喪事方面取消半夜桌,這些實質性的改變,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的功勞。”
義務消防隊員的成立,不僅囊括了本地的年輕人,而且還吸收了很多外地在石漁村的年輕人及轄區企業的員工。消防隊成立以來,不僅在遇到山林火災時,可以第一時間趕到滅火,而且在平常工作中還不斷向村民宣傳消防知識。
石漁村志愿服務隊在石湖游艇碼頭海域設置臨時救援點,不定期開展義務巡邏海岸線,同時儲備救生船只、繩子、救生衣等應急搶險設備、物資,一旦發現險情,便可在第一時間趕到海上營救,在石湖海岸筑起一道生命保障線。同時針對海上溢油等問題,石漁村還計劃聯合轄區企業組建防護海上污染共同體。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石漁村還定期不定期邀請專業的醫療隊伍進村居,為老人進行免費體檢,現場教授保健技巧,進行常見病的治療,并根據檢查結果為村民建立健康檔案。
郭志猛告訴記者,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村居事務的公益服務,這是和諧村居建設的重要內容,下一階段,石漁村還將繼續拓展村居事務公益服務項目,將公益品牌打響。(記者 楊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