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拙著散文隨筆集《點到為止》的序言里有提到如何寫文章,提起寫文章,很多人望而卻步,甚而裹足不前,認為寫作是一件艱深的事。那么,講話人人都會,講故事呢?可能許多人不會講,但愛聽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或者在敘述某件事的前因后果時,有些人會講得繪聲繪色,聲情并茂,但有的人可能三兩句代過。
在我從一個作者的角度看,寫作,就是把你想說的話,包括其中的情節、思考、鋪墊、感受,用文字記錄表達出來,就是一篇可讀性很強的作品。為什么能那么肯定?因為其中有作者本人獨一無二的思想,專屬個人的文學創造。而把作者本人的思想呈現給讀者,并能引起讀者共鳴的媒介,就是文字。
一個好的寫作者,對文字是有感覺的,甚而有高超的駕馭文字的能力。一句話,由不同的文字堆砌出來,意境是大異其趣的。一個好的寫作者,也必然是駕馭文字的好手。好的作品,不是由優美的字句堆砌出來的。很尋常的字句,如果用得好,不啻是神來之筆。如古詩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綠”字很尋常,甚至大俗。但在詩里的“綠”字,令人心曠神怡。江南春天勃勃的生機和盎然的春色,躍然讀者眼前,就像攝像一流的紀錄片一樣。
閱讀中外名家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的吸引力,文字也是令人沉醉的。如卞之琳的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四行詩,哪一行單獨拆開來,都平淡無奇,談不上華麗。但這些文字組合在一起,就美不勝收。泰戈爾的詩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也是由尋常的文字組合,卻十分唯美,并且充滿哲學思辨。再如顧城的這一首: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語言樸素無華,卻是傳世好詩。是顧城的代表作之一。中國現代散文作家楊朔,其散文作品,文字簡潔,充滿詩情畫意。通過他的文字的描述,把讀者帶入五彩繽紛的祖國的秀麗山川,仿佛身臨其境。他的《泰山極頂》《荔枝蜜》等都被收入中學生課本。還有作家阿城的文字,可以說惜墨如金。在寫作中對文字的吝惜程度,簡直“令人發指”。由于惜墨,勢必每個字都在作品中發揮了作用,隨便刪掉一個字都相當為難。當然,這些文學前輩具有高超的駕馭文字的能力,是他們成為名家的原因之一,或者說,因為他們具備了高超的駕馭文字的能力,所以他們成為文學名家。
作為普通讀者和作者的我們,如何掌握自如運用文字的能力?就我個人的經驗,首先,我遇到優秀的語文老師。在小學和中學階段,通過反復、枯燥的語文練習,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另外,熱愛閱讀也是提高文字水平的一個渠道。大量閱讀名著,增強自己把控駕馭文字的能力,培養寫作過程的語感和語言節奏。同樣一句話,通過對語感和節奏的把握、變化詞匯的運用,以達到向讀者準確傳遞敘述意圖的目的,除了字面上的意思,還兼具弦外之音——一些文字以外的感受。
此外,我要強調的是,文字,除了寫作,還有諸多用途。實際上,寫作只是文字的應用之一。而生活中,我們對文字的依賴,或者說文字給我們的人生添置的種種好處,不用細述大家都會明了。學好語文,熟練掌握漢字的應用,在生活中多么重要。在此,我不強調每一個人都成為作家,但是,當你大學畢業時,你應當熟練掌握漢字的應用。當然,在此基礎上能成為一名寫作者,就更優秀了。熟練掌握文字的應用,實際上也就擁有較強的理解和思維能力。文字基礎好的人,也更善于表達和溝通,更容易獲得成功。即便是一介凡夫俗子,想必也更有情趣一點。
多年來,我從一個文學愛好者,到寫專欄、出書。我深深迷戀漢字和它組合出的優美篇章。在我看來,每個漢字都如同美妙的音符,等待你揮動指揮棒,集合起它們,甚而與之共舞,陶醉其中。(作者一泓系菲律賓華人作家,泉州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