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涂嶺的樟腳村有五彩的石頭古民居,還有美麗的情人谷和金鐘潭瀑布,早就心馳神往,最近終于實實在在地體驗了一把鄉村游。靠著手機導航和路人的熱情指引,毫不費勁地找到這個有點偏僻的小村莊。
一條平坦的水泥道把我們迎進村中,兩邊的樓房高大豪華,跟傳說中的古老仿佛挨不上邊,正在疑惑是不是走錯了方向,遠處山腳下一排排五彩斑斕、錯落有致的石頭房映入眼簾。雖已是十月,陽光卻依然燦爛,一行人耐不住炎熱,急急奔向那五顏六色的美麗城堡。五彩的石頭房子,銹跡斑駁的門環,縱橫交錯的古巷,長滿青苔的巷廊,綠藤纏繞的破墻,熱情好客的村民,構成了一幅幅古樸自然、幽靜恬淡的唯美畫面。
穿行在見證了200多年歷史的青石板小巷子里,是那么的清幽涼爽,把心里的躁動蕩滌一空。
古民居已少有人居住,只有三五個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聚在老房子的門邊聊天,或坐在巷廊里乘涼,這些淳樸的老人們與滄桑的老房子為伴,一起迎接南來北往的慕名而來的游客們。
一位大媽熱情地把我們迎進她們村的祖厝,讓我們的照相機盡情地留住每一道歲月留下的痕跡,并盛情相邀我們去她家喝茶吃粥,讓我們感受到了久違的信任和熱情,心里不禁溢滿了深深的感動。一位老大爺邀我們去他家做客,暢談許久,臨走還爬上庭院里的龍眼樹摘了好多龍眼,嘴里歉意連連:“我在山上也種了很多,都是很大個很飽滿的,可惜來不及去摘。這棵是石眼,味道很甜,就是太小,沒啥肉吃,山里人沒啥好東西,都是不值錢的,拿著吧,不要推辭了,帶回去吃吧。”看著他在樹上上躥下跳利索的身手,一點也不像60多歲的老人家。真是質樸好客的山里人啊!
告別了熱情的村民,我們又驅車往回走,在路口,聽到“嘩啦嘩啦”的歡快的水聲,仿佛在召喚我們快點下去一睹風采。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下去,穿過一座狹窄的木板橋,來到情人谷。清冽的溪水不緩不急地從上游流淌到小池里,因為一塊石頭攔在中間,溪水被分成兩股流到池里再匯聚起來,仿佛久違的情侶再次相會而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想必情人谷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池很淺,清澈見底,幾塊光滑的大石頭兀立池中,游人或站或坐或臥于石上,讓愉悅的心情與這美好的山水融為一體,永遠定格在鏡頭里。
照了相,泡完腳,穿好鞋,繼續下一個目的地——金鐘潭。
走在狹窄的林間小道上,兩旁是茂密的樹林,一側是只聞水流聲而深不見底的懸崖,不時有清脆的鳥鳴聲傳來,還來不及抬頭細看,就已自你的耳邊輕輕掠過,只見樹葉在枝頭輕輕搖晃。順著石階下行,嘩啦啦的流水聲越來越響,想一覽美景的心情也愈加迫切起來。蹚過一條清淺的小溪,穿過雜草叢生的布滿亂石的小徑,越過一塊塊突兀的大石頭,突然眼前一亮,一道瀑布自半山腰傾瀉而下,流入碧玉盤般的金鐘潭,潭的面積不大,狀如倒扣金鐘,潭水清澈冰涼,水面平滑如鏡,鏡里盡是綠樹、野花、青山和怪石。或許,該把它喚作“碧鏡潭”吧。若是酷暑天來此消暑,人游鏡中,鏡攬人懷,想必更是別有一番情趣吧!
這幽深的山谷中竟藏匿著如此醉人的美景,實在是讓人心曠神怡。
天色漸晚,游人漸稀,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這個世外桃源般的人間仙境。
山谷里,又恢復了原始的空靈寂靜,只有那不知疲倦的流水,嘩啦啦,嘩啦啦,奔向遙遠的前方,思緒,意猶未盡,隨著流水,飄得好遠好長……(連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