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到來幾多愁?2月19日,一份近萬個家庭參與的網絡調查顯示,六成“二孩”家庭表示,二孩到來,家庭幸福感顯著提升。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不后悔要二孩。調查還顯示,二孩的到來,促進了父親參與育兒,有近五成的二孩父親比第一胎時參與育兒的時間更多。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二孩幸福指數調查報告》由微信公眾號“我要生二胎”、母乳愛志愿服務隊、媽媽網、廣東新聞廣播聯合發布,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廣州市婦聯為本次調查提供專業指導,通過新媒體渠道征集了近萬份問卷,其中二孩家庭占59%,在受訪的二孩家庭中,一半的二孩年齡在0~1歲之間,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出生的首批二孩。
二孩對家長的壓力主要集中在“上有四老下有二小”的夾心家庭,尤其是“雙獨二孩”家庭。職業發展上,媽媽受到最大影響,盡管有七成的媽媽認為生育二孩讓自己更自信,但只有7%的媽媽自認職業前景更好。
看待二孩,
爸媽不如孩子想得開
“小二”的到來令老大心傷?媒體上報道的兄弟倆、姐妹倆水火不容的案例,常令一些對“追二”猶豫不決的家庭感到擔憂。調查則顯示,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只是極端個案,二孩家庭反映老大對弟弟妹妹的接受度相當高。
調查顯示,完全接受老二的比例達到了44.05%,而基本接受與比較接受達到了54.54%,完全不接受的僅僅只有1.41%。而在老二到來后,57%的老大表現出的行為變化并不顯著,僅僅是需要大人的關注和愛。
“在迎接二孩時,相對于老大,其實家長的準備更不足。”朱昱子表示,調查顯示,二孩到來后,最容易擊中家長尤其是母親的情緒之一是“愧疚”。同時,在兩個孩子的平衡上,54%的家長最看重的是陪伴時間的均衡,希望盡可能花費同樣的時間去陪伴兩個孩子,但要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太不容易!所以在二孩到來后,時間不夠、分身乏術是導致媽媽精神壓力大的重要原因。
在養育兩個孩子時, 31%的父母害怕“一個傷著另一個”,既想倆娃相親相愛,又害怕意外受傷。在引導兩個孩子相處上,盡管有77%的父母認同“兄友弟恭”,但也有37%的父母將“兄友弟恭”錯誤地理解為“兄有弟公”。現代家庭教育觀念認為,“兄有弟公”中包含的強制分享、絕對平等觀念,可能會對手足關系形成致命的傷害,但許多二孩家庭仍舊奉行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