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屬于原中央蘇區縣范圍,在革命斗爭時期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位于洪田鎮馬洪村的“逢源堂”就曾作為少共國際師的戰時指揮部,從這里走出了2名上將、2名中將和13名少將,為中國工農紅軍書寫了彪炳青史的輝煌戰績,并為永安留下近300條的紅軍標語,是一份珍貴的紅色資源和文化遺產。
走進少共國際師指揮部舊址“逢源堂”,隨處可以看見房屋的墻壁四周、過道、房間都有紅軍標語、紅軍漫畫,這些標語漫畫不僅密度高、時間跨度長、落款番號多,而且語言簡潔凝練、氣勢磅礴,是見證中國革命歷史的“活化石”,真實地記錄了當年紅軍標語書寫區域的蘇維埃政權建立,蘇區的創建、鞏固與發展崢嶸歲月,印證著紅軍的足跡和留痕。
我市整合洪田鎮馬洪村原“少共國際師指揮部舊址—逢源堂”和“戰時紅軍醫院舊址—作求堂”的資源,建設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它是全省首個實體性紅軍標語博物館,目前有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設置8個展廳,分7個主題進行展陳。展廳以展板、紅軍標語真跡、永安紅軍標語電視宣傳片等形態,輔以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全面、生動展現我黨我軍在那血與火相互交溶的各個階段所創造的紅色文化經典——紅軍標語。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已成為永安市重要的愛國主義及黨史教育基地。(王亮 殷媛 /文 肖洪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