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這座枕山襟海的“世遺之城”,其獨特的街巷格局、歷史建筑與現代生活交融,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城市畫卷。為更好地服務古城居民和商戶,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積極行動,成立“古城電力小分隊”,深入街巷,打通供電服務的“最后一米”。
面對古城街巷的特殊供電環境,國網泉州供電公司精心挑選一批經驗豐富的黨員服務隊隊員和運搶骨干,組建一支靈活、高效的“古城電力小分隊”。小分隊成員熟悉古城電網架構,擅長應對狹窄街巷中的日常運維與故障檢修任務。組建過程中,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還開展一系列專項培訓,重點圍繞古城老舊電網改造、街巷電力搶修、居民安全用電宣傳等內容,確保隊員們能夠精準應對各類供電問題。
針對古城街巷道路狹窄、搶修車輛難以進入的特點,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專門為小分隊配備巡檢電動車。這批電動車小巧靈活,能夠快速穿梭在西街、中山路等古城核心區域的街巷中,極大提升服務響應速度。同時,小分隊還配備便攜式測溫工具、移動式電源檢測設備,可放置于電動車后箱內,讓小分隊在古城街巷中更加高效、精準地開展供電服務。
對于部分巷道僅容行人通行,傳統電力巡檢車難以進入的情況,小分隊采取“主動巡查+上門服務”的方式,駕駛電動車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為居民和商戶提供更加便捷、精準的供電服務。
元宵節當天,西街一處老舊民居突發電力故障,家中用電完全中斷。小分隊接到報修后,不到10分鐘便騎電動車趕到現場。因巷道狹窄,大型檢修設備無法進入,小分隊迅速使用便攜式紅外測溫儀及萬用表進行故障排查,發現是用戶內部線路老化導致短路,并著手開始修復。不到半小時,屋內燈光重新亮起。
針對古城老舊民居線路老化、電表箱破損、電線私拉亂接等問題,小分隊還定期開展“電力義診”行動,逐戶排查安全問題,幫助居民免費更換老化線路,宣傳安全用電注意事項,確保用電安全。
在中山路的一戶古厝里,年近七旬的李伯一直擔心家中電線問題。由于房屋建成年代久遠,屋內電線大多還是幾十年前的舊布線,裸露電線、破損插座隨處可見。得知情況后,小分隊立即上門檢查,發現部分線路已出現老化,存在短路風險。經過現場勘查和作業,隊員們為李伯家重新安裝了絕緣護套線,更換了漏電保護器,并細心講解用電安全注意事項。類似“電力義診”的行動小分隊定期舉辦,收獲了古城用戶滿滿的“點贊”。
自小分隊成立以來,已完成古城核心區域金魚巷、通政巷等數十條街巷的供電線路及設備隱患排查,累計為一百戶居民提供咨詢和檢修服務,實現古城重點區域供電服務全覆蓋,有效提升供電保障水平。
以往,由于街巷狹窄,從故障接單到搶修人員現場到崗平均耗時38分鐘,而小分隊成立后,借助電動車和便攜設備,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26分鐘,響應效率提升46%,居民報修滿意度達到100%。許多居民表示:“有了電力小分隊,家里用電更放心了,生活也更方便了!”許多商戶也紛紛點贊,認為“供電服務更快更貼心,生意經營更加安心”。
未來,國網泉州供電公司將繼續探索更精細化、智能化的供電服務模式,持續拓展便民服務的廣度和深度,讓供電服務更加貼心、高效。(通訊員 鄭新銘 陳躍輝 林楷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