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時節,泉港各地農戶搶抓農時,鉚足干勁,掀起春種熱潮。記者來到涂嶺鎮邱后村,這里呈現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插秧、施肥、拔苗……走進涂嶺鎮邱后村,村民們埋頭弓腰,移苗插秧,整個田間地頭呈現出“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農忙景象。
農戶黃雙泉是一位有著豐富水稻種植經驗的“老把式”。
涂嶺鎮邱后村村民黃雙泉:“身后是我們自家的地,幾個鄰居合在一起種,在田里灑下種子。今天剛好滿一個月了,把秧苗拔起來,然后移栽到田里面去,清明前后就是插秧的季節,秧插完以后就是田間的管理。清明時插秧,小暑的時候就(開始收)割,大暑的時候就結束了。”
一株株嫩綠的秧苗迎風挺立,傳遞著春天的盎然生機,也寄托了農戶們豐收的希望。
涂嶺鎮邱后村村民黃雙泉:“我們家的地面積大概8分到9分,收成比較好的時候有1000來斤糧食,現在大家種的水稻品種都比較好收成。水稻收起來后我們一般都是自家吃,剩下的養雞、鴨,有的時候送一些城里的親戚朋友。農民從小就是這樣,種田的,整天就是跟田地打交道。”
農戶忙插秧,村兩委也沒閑著。今年天氣晴好,但雨水不夠充足,給農作物生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村兩委積極協調水源,確保水稻茁壯成長。
涂嶺鎮邱后村常務副書記黃景貞:“今年就是天氣原因,一直都沒有雨水,導致田地都缺水。現在他們要耕種的話,水稻沒有水是耕種不了的,村委會也一直積極地在想辦法,現在有3臺抽水機正在24小時抽水,保證他們的用水,我們會一直持續到秧苗都存活了。”
涂嶺鎮邱后村村民黃雙泉:“今年比較干旱,村里幫我們從溪里面抽一些水過來,解決了缺水的問題。”
邱后村有農田1000多畝,幾年來,村里的農田大部分流轉給第三方,還留下100多畝的農田,農戶自行種植花生、玉米、水稻等。
涂嶺鎮邱后村常務副書記黃景貞:“一般像我們這種農田每畝產量大概也有800斤到1000斤,收成大概在七八月份。因為我們現在是沒有成片,到時候收割的話機械比較緊缺,如果村民有需要的話,我們會想辦法去聯系機械過來幫忙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