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荔枝學問大 親近自然學課外知識
阿婆輕松就打上了一桶井水,小記者們看呆了
“果子大、底部尖一點的荔枝,它的核要小一些,比肥胖的荔枝要甜一點。”
體驗完田間活計,小記者們來到永春岵山荔枝園。“今年雨水充足,荔枝成熟期推遲了一點,周期也較往年來得長。”在荔枝園里,岵山鎮政府工作人員小林向小記者們介紹荔枝收成情況,“雨量充沛,所以荔枝特別鮮甜,大家等下可以試試哦”!
想到可口的荔枝,15名海都小記者都興奮起來,歡呼一聲后,一下子全鉆到荔枝樹下,準備采摘荔枝了。“這棵荔枝樹已經有80年的歷史啦,荔枝樹長得很慢,評判它們的年齡要從樹干的粗細來看。”一見到這群興奮的小毛孩,荔枝樹的主人陳伯伯也很開心,他不忘現場指導小記者采摘荔枝,“采摘荔枝需要連枝一起摘下來,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明年的收成。”
“那串比較紅,比較大!”……采摘荔枝開始,15名小記者一哄而散,只見他們三五成群,女孩呢,就在樹下蹦跳著采摘,個高的男生嗖一下竄上了樹,搜羅最大、最甜的荔枝,輕松就采到了大荔枝。
陳靜璇小記者,小小年紀身高就有1.6米多,在孩子堆里絕對是最顯眼的一個。身高的優勢給她采摘荔枝幫了不少忙。她說,自己動手摘荔枝,感覺與自然更為親近了,今天了解到的農業知識,在課本里都很少能學到。
“陳伯伯,能不能請教下你,哪種形狀的荔枝,核會小一些呢?”“樹枝上被太陽照到和那些長在樹陰下隨手能摘到的荔枝,哪種更甜呢?”……小記者們邊采摘邊發問。而站在荔枝樹底下的陳伯伯,時不時提醒小記者要注意安全,還得抽空給提問題的小記者“開小灶”。“果子大、底部尖一點的荔枝,它的核要小一些,比肥胖的荔枝要甜一點。”聽完陳伯伯講解,海都小記者不忘本職,邊采摘邊品嘗,還邊拿起筆來將陳伯伯的話記在采訪本上。
“小記者們,荔枝樹不像其他的果樹,它長得尤為慢,一棵荔枝樹從種植到開花結果,要經歷施肥、噴灑農藥、不定時地修剪枝葉……農民們要付出很多勞動哦!”為了讓小記者們對荔枝有個更加全面的了解,陳伯伯耐心地給小記者們傳授農業知識。荔枝的種植方法、荔枝的開花結果情況、荔枝的分辨方法和采摘技巧……好學的海都小記者林靖雯將內容一一記錄下來,滿滿兩頁筆記。“我回去得好好將這些知識整理下,認真寫一篇采訪稿件啊!”(海都記者 李曉蓉 黃曉燕 謝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