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遙望西街,西塔如同古城畫卷上的印章般醒目
2.涂門街上,清凈寺與關帝廟毗鄰而建
3.承天寺又名月臺寺,位于南俊路東側
4.新門街的梨園劇院和南音藝苑
5.府文廟是集宋、元、明、清四朝建筑形式為一體的孔廟建筑群
閩南網(wǎng)10月30日訊 一川砥柱橫滄海,兩塔凌空映彩虹。遙望西街一片紅,東西雙塔的塔頂如同古城畫卷上兩枚雅致的印章,煞是醒目。循著雙塔,你還可以看到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等建筑,沿著開元寺的中軸線井然有序地分布著。半空中,朦朦朧朧的白點是盤旋的群鴿;寺廟里,影影綽綽的黑點是虔誠的香客……航拍遠眺,古老的泉城釋放的是這樣一種祥瑞的氣息。【空中看泉州航拍】
泉州人虔誠。他們虔誠地相信神靈會帶來庇護。泉州人似乎把自己一生都交代給神靈關照:出生時要認神靈當契媽,睡不好要拜床母娘娘,生病了要找大道公,生產(chǎn)要找保生大帝,求財則要到關帝廟多走幾趟。每逢神佛生日,除了信眾們上香、三牲五禮大擺筵席外,還愿的香客還會請神佛看戲,高甲、木偶、梨園戲,從夏唱到秋、從秋唱到冬,因為還愿請戲的人排著長長的隊……
泉州人包容。這種包容造就了泉城海納百川、多元共榮的宗教文化。涂門街上,伊斯蘭教清凈寺和關帝廟古樸大厝僅有幾步之遙;佛教圣地開元寺里,大雄寶殿的后回廊上立著印度教石柱;北門街模范巷“白耇廟”,侍奉的神祇既有印度教的白狗,又有楊六郎、戲神田都元師。泉州人常說:“大哥、二哥、三弟,都是一家人。能保佑咱的神,咱就拜,咱就往家里請!”
泉州人精明。經(jīng)商致富、愛拼敢贏是泉州人的骨髓。漲海聲中萬國商,這是宋元時期,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東方貿(mào)易大港的真實寫照。明末元初,泉州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貿(mào)易,泉州港很快地脫穎而出,成為東方第一大港。現(xiàn)如今,泉州人仍然繼承著經(jīng)商的天分,本土的一百多個品牌逐漸成為國內(nèi)國際名牌,成為中國著名的品牌之都。
泉州人不缺手藝。明代德化縣隆泰鄉(xiāng)后所村人何朝宗,他的佛道神像瓷雕技藝精湛,其藏于北京故宮和上海、福建、廣東等地博物館的作品均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歐美、日本、東南亞多國的何氏瓷塑被列為國寶。
泉州人不乏哲思。“能下人,故其心虛;其心虛,故所取廣;所取廣,故其人愈高。”明末杰出思想家和進步史學家溫陵居士李贄的灼見至今仍廣為流傳。
泉州人更不乏英勇和豪邁。明嘉靖時期著名愛國將領、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便是咱泉州人;1661年收復寶島臺灣的鄭成功則生于南安石井。
這就是泉州,因為虔誠、因為包容、因為精明,因為勤勞勇敢,所以和平祥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