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小吃可分為海鮮小吃與鄉(xiāng)土小吃兩大類。鹿港雖然因淤淺而沒落,但泥質(zhì)海灘卻也成為魚、蝦、貝類的天堂,使鹿港成為海鮮產(chǎn)地,其中以蚵仔、蟳、文蛤、蝦蛄、烏魚子等最有名。
到鹿港來吃蚵仔煎、蚵仔湯,其肥美料多的程度,可是外地比不上的;蝦蛄是一種狀似螻蛄與蝦子的海產(chǎn),鹿港的傳統(tǒng)吃法是以鹽腌過,極適下飯,不過現(xiàn)在則多用油炸,香酥鮮脆,越吃越愛吃;咸文蛤也是滋味絕佳的鹿港特產(chǎn),經(jīng)過鹽漬冷藏,風(fēng)味甘甜;而冬季魚汛期,烏魚子更是鹿港的當(dāng)令佳肴,許多店家門口吊掛著風(fēng)干烏魚子,供人選購。
鹿港小吃多集中在第一市場與天后宮廟口兩處:第一市場位在金盛巷(九曲巷)旁的民族路上,小吃種類極多,較著名的有生炒五味、蔡氏水晶餃、文燦面、楊州肉圓、王罔面線糊、阿桃醬菜等,第一市場周邊小吃云集,往往從白天營業(yè)到晚上8、9點才漸收攤。天后宮廟口則聚集了許多蚵仔煎店,其中以30多年的輝鴻蚵仔煎最有名。而鹿港鎮(zhèn)上還有許多富特色點心,如振味珍的鮮肉包子與玉津春的素包、芋頭饅頭,皆料實味美,出爐時刻往往香味四溢,甚受歡迎。
基隆廟口小吃是指位于奠濟宮附近仁三路和愛四路的小吃攤。
廟口小吃以仁三路的攤位歷史較久,有很多是日據(jù)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共聚集了70多家小吃攤,皆有固定的攤位整齊的招牌,自白天就開始營業(yè);著名的小吃有獨樹一幟的蝦仁羹、天婦羅、泡泡冰、豆簽羹和三明治等,都讓人垂涎不已。
興起較晚的愛四路則被規(guī)劃為流動攤位區(qū),但每攤位置固定,較具代表性的攤位有八寶冬粉、奶油螃蟹、原汗豬腳大王、紅燒鰻羹,以及全家福的甜酒釀和元宵;后半段攤位則以服飾、鞋子、玩具、日用品為主,而與仁一路交接處,也有幾攤老字號的小吃,此路段于下午4點半左右才開始營業(yè)。夜市白天時可通行汽、機車,下午5點開始管制,成為行人徒步區(qū),因此游客最好在傍晚前來,最能感受廟口夜市的魅力。
高雄市小吃分布在市區(qū)各處,尤以六合路夜市最負盛名,已成為國外觀光客的游覽景點之一;而臨海的旗津區(qū),則以鮮美豐富的海產(chǎn)聞名,旗津老街儼然就是條觀光海鮮街;市內(nèi)更有不少小吃名店,如以冰品聞名的高雄牛乳大王、阿婆冰,強調(diào)鄉(xiāng)土風(fēng)味的老李排骨湯、菜粽李菜粽、成男生碗粿肉粽等,還有改良傳統(tǒng)美食的鄧師傅鹵味、孫家小館,都讓高雄人津津樂道。而保安宮前的香腸攤子,則是一道教人稱絕的小品,即使大熱天,攤前也擠滿知味的食客。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qū)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
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nèi)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生炒花枝、琳瑯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泄不通。
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gòu)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
隨著知名度遠播,士林夜市的腹地更擴及基河路一帶,活動范圍延伸到臺北海洋生活館一帶。
從客家粿、南華面到閩式小吃,再到粗獷不羈的阿美野菜、鮮腴豐美的龍蝦魚貝,吃在花蓮,不僅可嘗到好口味,也吃出當(dāng)?shù)氐奈幕c歷史。
花蓮是阿美族的原鄉(xiāng),山產(chǎn)野菜自成花蓮飲食的一大特色;郊野遍生的過貓、秋葵、山蘇、藤心、昭和草、山苦瓜,半天筍(檳榔心),都是花蓮人津津有味的盤中佳肴,其中藤心排骨、炒山蘇是最受歡迎的菜色。
花蓮市是后山第一大城,又是游客進出后山的門戶,特色小吃具體而微地匯聚于此,溝仔尾是歷史悠久的老字號,舊火車站廣場則是新興的夜市,二者各有所長,是品嘗花蓮小吃的入門站。再加上老街小巷的名店、食鋪,絕對讓外地的游客吃得嘴都合不攏,不虛此行。
花蓮的“溝仔尾夜市”是采買花蓮薯等名特產(chǎn)的大本營,更是啖海鮮、吃宵夜的好去處。位于自由街上的10多家海鮮商家,每屆中午使紛紛開市,愈晚人氣愈旺;暖暖的燈光將攤前的現(xiàn)流魚、蝦蟹貝類映照得鮮美欲滴,不少餐廳亦提供日本料理,其中以“竹陽”、“三葉”兩家最知名。竹陽以海鮮處理速度快著稱,其中招牌龍蝦三吃,第一道沙西米端上桌時,龍蝦頭還會動,而獨門的快速冰功,也使肉質(zhì)吃起來透脆;三葉則是其中最老牌的一家,主打龍蝦及鮮魚沙西米。
士林夜市是臺北市范圍最大的夜市,也是國外觀光客造訪臺北必到的觀光夜市。占地十分寬廣,可分為兩個主要范圍,一個是傳統(tǒng)陽明戲院周邊的街道,包括大南路慈誠宮一帶;另一邊則是配合夜市改建,集中管理的小吃攤位區(qū)域,屬于士林市場范圍,位于劍潭捷運站出口正對面。來逛夜市的人大都以美食與購物為主,這里有各式各樣新奇好玩的商品與美食,便宜又大碗,吸引大批的人潮。
必吃美食 蚵仔煎、大餅包小餅、生炒花枝、雪花冰、青蛙下蛋、雞排、臭豆腐、生煎包、藥燉排骨、士林大香腸。
所在位置 臺北市士林區(qū)大東路、大南路、文林路、基河路間與周邊。
開放時間 士林市場:05:00~12:00 觀光夜市:平日16:00~24:00、假日17:00~24:00。
交通捷運 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劍潭站即可到達士林夜市。
公車:小北街站216副、216區(qū)、277、220(區(qū))、618、紅10、紅3、紅5、紅7;捷運劍潭站41、68、111、216 (副)、216(區(qū))、218、224、250、266、266(區(qū))、277、280、290、303、304承德線、308、529、616、620(區(qū))、665、小15、小15(區(qū))、小16、小17、小18、小18(區(qū))、小19、內(nèi)科通勤專車、17(士林-內(nèi)科)、市民巴士1線(士林線)、松江干線、南港軟體園區(qū)通勤專車(北投線)、紅10、紅3、紅30、紅5、紅7(區(qū))、重慶干線(光華)、220、280直、310、303(區(qū))、606、260、 267、279、285、612、646、685、902、279、中山干線、三芝-臺北、博愛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