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須光盤。”昨日中午,在泉州市區田安路一家餐飲店內,某公司部門聚餐,部門經理小王在聚餐前就下達了“指令”。小小餐桌體現大文明,餐桌文明也是城市文明的縮影和窗口。連日來,媒體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連續報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響應。如今,無論是機關大院、行業協會,還是餐飲酒店、市民個人,大家紛紛以實際行動倡導節約糧食,告別“舌尖上的浪費”。
自助餐廳提醒節約糧食
拒絕浪費 市民餐前少點餐后打包
在浦西萬達廣場、東海泰禾廣場等商圈以及城區的餐飲店和酒店內,顯著位置都張貼起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標語,倡導消費者適量點餐、適度消費,服務人員在顧客訂餐、點餐、加餐等環節給予溫馨指導,當好食客的參謀,并為消費者提供打包盒、打包袋。
“不剩飯不剩菜,吃多少點多少。”“請愛惜我們的糧食,杜絕浪費行為。”“文明餐桌 從我做起。”在豐海路一家海鮮酒樓,從大堂電子屏到包廂餐桌,類似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市民張先生在3樓一間包廂宴請親朋,他問:“原定12個人,現在少來了3個,能不能撤掉幾個菜?”“可以的,后廚還沒制作的可以給您減。”服務員邊答復邊將菜單和筆遞到張先生手里。
“這不是個例,平時點菜前我們會根據就餐人數建議適量點單,桌上也有提示牌,遇到用餐人數臨時變化的,我們會及時跟后廚溝通退菜,實在來不及退也會鼓勵客人餐后打包,這都是減少食物浪費的方式。”服務人員告訴記者。
走訪中,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形成了餐前按量點餐、餐后打包的好習慣。“以前去外面吃,菜點少了沒面子,點多了確實浪費。”陳先生說,“老一輩提倡的勤儉節約的風氣又回來了。這是大好事。”
一家餐廳內顧客讓服務員打包剩菜,杜絕浪費。
接力倡議 從部門到協會都在行動
近日,泉州市委文明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泉州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泉州名廚協會、泉州風味小吃同業公會、泉州外燴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出《關于餐飲行業厲行勤儉節約 制止鋪張浪費的七條倡議》后,泉州各個縣(市、區)也積極行動起來,全面提倡反對餐飲浪費。
豐澤區向全體餐飲從業者和社會公眾發出“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鋪張浪費”的倡議,鼓勵推行N-1點餐模式(即10位進餐客人先點9位分量的菜),引導顧客吃多少點多少,理性消費;對踐行光盤行動的顧客給予折扣獎勵或附贈禮品。
晉江市委老干部局組織人員分成兩組深入全市19個鎮街開展宣講活動。紫帽鎮組織全體老干部、老黨員中的“黨員樓長”“黨員街巷長”,包片包棟入戶宣講,打通宣傳“最后一米”。東石鎮結合“移風易俗”工作,深入34個村居,動員簡辦婚喪喜慶活動,抵制“愛面子”“擺闊氣”“講排場”陋習。內坑鎮利用“鄉村小喇叭”“榕樹下黨課”,組織老干部面向村民講述一窮二白、艱苦創業的切身經歷,勉勵大家不忘勤儉節約、珍惜奮斗成果。
市婦聯、市新階聯、泉州文旅、豐澤工商聯、晉江僑聯、晉江政協等單位也紛紛發出關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倡議書。接力倡議的隊伍中,也有重慶市泉州商會、廈門市泉州商會的身影。
除了用倡議書號召全社會制止浪費行為外,公益短片也是一個不錯的宣傳形式。近日,鯉城區檢察院拍攝了《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文明風尚公益宣傳片,該宣傳片中的《文明餐桌(光盤篇)》《文明餐桌(相親篇)》,展示了不同場合下的各類不文明用餐現象,倡導市民健康用餐、文明用餐。
行業協會 提高服務水平助力節約
在寶洲街富力萬達文華酒店自助餐廳,進出口的走廊里豎立著“光盤行動”的宣傳展板,餐廳內每張餐桌上都放置了“光盤行動”的宣傳牌,一名服務員正端著一盤菜,為陳女士一家三口分餐。“雖然我們以自助的形式為主,但為避免造成食物浪費,服務員會直接將菜端到客人面前為他們分餐,能吃多少分多少,效果還不錯。”該餐廳負責人王先生介紹道。作為星級酒店,他們平時都是以溝通的方式,引導客人避免浪費,建議客人用餐時少拿多取。
“酒店服務人員職業道德的提升,也將助力厲行節約。”據泉州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建國介紹,餐飲行業協會通過提高服務水平來助力節約,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點菜時,不是把最多的、最貴的推銷給客人,而是把最合適、最合理的推薦給客人,在量上要幫客人及時“踩剎車”;其二,結賬的時候有一個專門的環節,就是要在道別時主動提醒客人對沒吃完的菜打包。據悉,連日來,泉州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對我市各大型餐飲企業進行行業指導,“厲行節約”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記者走訪了解到,泉州酒店、富力萬達文華酒店、悅華酒店等星級酒店都在開展各種形式的內部培訓。主要培訓內容有,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現場管理標準,進一步把控從采購到出品全流程,將餐飲企業內部浪費行為降為最低;推廣分餐制:按照《餐飲分餐制服務指南》國家標準,推廣落實分餐制,主動提供分餐服務,引導消費者主動打包,倡導“光盤行動”;創新服務意識: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減少宴席及自助餐浪費,通過店內展示、視頻、服務引導等多途徑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消費理念;加強全員培訓學習:針對此次國家對餐飲行業的重要指示,強化管理標準及優質服務話術培訓,做到全員全知全會,切實落實。(記者 張曉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