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處置醫療廢物、廢水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為筑牢防疫安全線,鯉城區針對轄區重點醫療機構,每周三定期開展醫療廢水和廢物現場檢測,確保醫療廢水達標排放,醫療廢物日產日清。
昨天上午,鯉城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來到泉州市第一醫院。工作人員穿好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口罩和橡塑手套,全副武裝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后,才從消毒接觸池內提取醫療廢水樣品,隨后拿出余氯快速測定試紙進行檢測,“余氯含量6.5mg/L,符合標準。”鯉城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醫療廢水中余氯指標是衡量醫療廢水細菌消毒情況的重要指標,按照要求,醫療機構和隔離場所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消毒接觸池中余氯指標須不低于6.5mg/L。
除了醫療廢水,醫療廢物處置是否規范也至關重要。“所謂的醫療廢物,就是一些接觸性醫療垃圾,常見的有已使用的防護服、針管和口罩等。”鯉城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要求,醫療機構須按照感染性、損傷性以及病理性三項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管理、規范包裝及做好轉運處置工作。目前,轄區醫療機構每天產生的醫療廢物都會被及時清運到泉州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做到日產日清。
在當天上午的檢查中,工作人員還對醫院廢水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總排口的余氯量等進行重點檢查,并督促醫院要做好各環節消毒處理,嚴防二次污染,確保全方位筑牢醫療廢水處置防線。
據了解,每周三,鯉城生態環境局都會組織開展檢測工作,今年1月份以來,已累計出動監管檢測人員60人次,檢查重點醫療機構20次,通過定期對醫療廢水監測和醫療廢物監管,力爭全面消除醫療廢物、廢水處置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隱患,全力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李淑媚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