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免費結婚登記頒證儀式、建立“喪事擾民”集中治理工作群,推進“文明進香”活動……今年以來,鯉城區將群眾滿意作為基本落腳點,多措并舉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著力提升移風易俗“三率”,實現移風易俗常態化、婚喪喜事節儉化、民間習俗規范化。
疫情特殊時期
移風易俗攜手戰“疫”
疫情期間,鯉城區浮橋街道金浦社區居委會主任吳端偉帶頭取消女兒婚宴。在社區干部的帶動下,社區內一對新人由6輛接親婚車改為1輛婚車,婚宴改為家宴。金龍街道古店社區居民楊晉鋒原定準備五十余桌婚宴,經社區工作人員入戶勸導后,婚宴改成一家人的“團圓飯”。這樣的行為在“抗疫”期間屢見不鮮。
上半年,鯉城區啟動“匯聚文明力量、移風易俗攜手阻擊疫情”行動,將移風易俗作為全區阻擊疫情、群防群治的重要舉措,通過盡量減少人員聚集,最大限度阻止病毒傳播的可能途徑,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
共創文明新風尚
上半年鯉城區持續發揮“喪事擾民”集中治理工作群線上督導的高效便捷優勢,鞏固網格化綜合治理工作模式,及時通過工作群準確掌握治喪地點、送殯路線等相關信息,嚴格落實“事先告知、事中監控、事后追蹤”要求。此外,從2020年1月1日起,鯉城為本轄區遵守移風易俗規定的喪屬發放文明治喪基本殯葬服務費1000元/例,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共發放文明治喪基本殯葬服務費50.3萬元。
如今“重登記、強責任、崇節儉”的婚俗新風在鯉城廣泛弘揚,該區還推行免費結婚登記頒證儀式,并制作了婚事新規告知書,發放給每一對前來登記的新婚夫妻,將事后勸導變成事前告知。
拓展陣地載體
加強宣傳提升“三率”
為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新型家庭觀,鯉城開設“婦聯微課堂”并著力打造百姓身邊的家風傳承課堂,建成溫陵書院省級家風家教示范基地,臺魁巷、水溝巷兩條“古城家風家教示范巷”和全國法院系統首個以家事文化為主題的家事文化館。
今年5月份,鯉城開展移風易俗線上調查問卷活動,吸引了近3000人次參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引導群眾主動了解移風易俗工作的同時,也搜集了解群眾的真實訴求。此外,鯉城區還采取了多項宣傳舉措,如依托報紙電視、手機彩信、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多平臺發聲,下沉一線進居入戶面對面解讀等,讓移風易俗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