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城市歷史,留住城市記憶。鯉城轄區內分布著各級各類文保單位81個,它們是古城傳統歷史的遺存。
由于這些文保單位多為木石結構,且年代久遠,部分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日前,鯉城區文旅局啟動施瑯故宅、王順興信局舊址、蔡清故居維護加固方案,通過搶險加固,確保文物安全。
21日下午,筆者隨區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來到位于江南街道王宮社區的王順興信局舊址奇園洋樓維護加固現場進行實地察看,施工方正在清理洋樓屋頂、屋檐和墻體等部位的雜草。
“奇園洋樓三層屋頂的圍墻、陽臺地面等處,草木肆意生長,植物根系對建筑物造成破壞,出現墻體開裂、屋檐斜板脫落等情況。”區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墻體脫落不僅損壞歷史建筑主體,一旦坍塌砸到過往人員,后果不堪設想。
“不少植物根系已與墻體融為一體。”區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該舊址維護加固工作于4天前啟動,主要是清理雜草、樹木,施工中不采用機械鏟除或火焰噴燒等方法,而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人工整治或化學處理方法,確保文物不被破壞,待清理完成后,施工方還將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屋頂防草。
據了解,王順興信局舊址由奇園、書房和船樓三棟主體建筑組成,在船樓和奇園洋樓的附屬樓,木結構筑件均出現不同程度槽朽,現場施工人員正使用鋼制材料對其進行加固。“待搶險加固完成后,我們將繼續向上級部門提交修繕報告,爭取早日對其進行整體性修繕。”
隨后,筆者跟隨區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來到施瑯故宅維護加固現場,“我們前期已對建筑的承重木結構、木材材質等進行勘察,發現屋內存在多處不同程度的自然損毀。”區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該故宅已出現屋頂瓦片、屋梁脫落等現象,存在坍塌風險。為避免出現坍塌,已組織施工人員使用鋼制材料對建筑進行結構性加固。
區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施瑯故宅的初步修繕方案已經提交上級相關部門,方案一經批準,鯉城區將繼續督促業主單位履行文物保護職責,及時對該故宅進行修繕。
據了解,鯉城區也已啟動蔡清故居維護加固工作,預計本月底,蔡清故居、王順興信局舊址、施瑯故宅將同時完成維護加固工作。此外,為做好文保單位安全保護工作,目前區文旅局已對全區文保單位進行滅火器更換、增配、檢測,共新增配置全新滅火器156具,檢測更換158具;需進行電線線路套管的文保單位44個,目前已完成31個;需安裝智慧用電系統44個,目前已安裝27個。
下一步,區文旅局將繼續推進全區文保單位遠程監控系統建設,力爭在6月底完成,為文保單位拴緊“安全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