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執甲,向險而行!仲春出征,桐月歸來!
2月20日,女兒2周歲生日那天,她帶著家人的牽掛和祝福,奔赴武漢“疫”線;3月1日凌晨2點多,在前往武漢金銀潭醫院換班的路上,她給女兒寫來抗“疫”家書;出征55天后,她凱旋而歸。
昨天上午10時54分,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鯉城區衛健局工作人員瞿晨帶著2周歲的女兒、父母和岳父母,迫不及待地穿過人群,找到妻子陳淑萍,第一時間遞上玫瑰和用千紙鶴制作的愛心展板:“老婆,辛苦了!”
夫妻相見,眼含淚光
歡迎妻子凱旋
丈夫折55只千紙鶴表白
“明天你就要平安歸來、回歸小家,我和女兒都想你了。”
“她今天回來啦,很興奮呢!”
這兩天,妻子陳淑萍將隨福醫二院援鄂醫療隊平安凱旋的消息傳來,瞿晨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和喜悅,連發2條朋友圈。
陳淑萍是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科主管護士,作為泉州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2月20日,她隨福建省第11批醫療隊前往武漢金銀潭醫院。
分別55天,瞿晨每天寫下自己對妻子的思念,折成55只千紙鶴。從前天晚上開始,瞿晨利用閑暇時間,將粉紅色的愛心折紙配上千紙鶴,拼成“我愛你”。當天上午9時30分許,他和家人早早來到歡迎儀式現場等候;10時30分許,陳淑萍和隊員們依次走下大巴;10時54分,歡迎儀式結束,瞿晨立即找到妻子,送上最浪漫的表白。
“2月28日,你在前方抗疫,我在后方照顧家庭,照顧你的父老鄉親!”
陳淑萍小心翼翼拆開禮物,展開千紙鶴,那是2月28日瞿晨思念她時,寫下的心里話。“我也愛你,老公!我想把這些千紙鶴留下來,以后每年4月打開一只千紙鶴,就像展板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8個字一樣,將這段特殊的經歷永遠留在記憶深處。”陳淑萍說道。
想念女兒
護士媽媽寫下家書
離家55天,陳淑萍最掛念的就是家人,最放心不下的是2周歲的女兒。見到女兒,陳淑萍從家人手中接過女兒,緊緊抱在懷里。“晞晞寶貝,媽媽愛你!”“晞晞寶貝,媽媽不在的時候,你長大了不少,真開心。”
在武漢戰“疫”期間,3月1日凌晨2點,從住所前往醫院換班的路上,看著車窗外的萬家燈火,她想到了女兒,寫下一封家書。她不僅記錄了自己在武漢與戰友們共同抗“疫”的所聞所感,還把家書錄音下來,希望女兒從媽媽的聲音里,感受到家國情懷。
“離開孩子,我心里感到愧疚和不舍,過段時間,我給孩子再買個蛋糕,補一個生日儀式。”陳淑萍說,2月20日出征武漢那天,家人給女兒過2周歲生日的時候,她已身在武漢,寫下那封家書,是希望傳遞給孩子勇于擔當的責任感。“我是一名醫務人員,我們的使命就是為生命站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站出來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我是一名黨員,黨員就應該沖在前面,國家有難的時候沖在前面,我只是在做對的事兒。”陳淑萍說道,也要謝謝家人給自己提供了最堅實的后盾,讓她能無畏地往前走。
學醫路漫漫
夫妻攜手新征程
戰“疫”歸來不代表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雖然戰“疫”使命已經完成,但陳淑萍心中救死扶傷的使命仍將繼續。
“在武漢戰‘疫’的日子里,我們病區有位阿姨,因為髖關節壞死無法行走,她兒子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冒著復陽的風險主動要求到病區照顧。3月8日那天,我和隊員們親手做了玫瑰花帶到病區,她兒子找我們拿了玫瑰,親手送給母親,那一刻,阿姨臉上的笑容是我這個月見過的最美笑容,”陳淑萍說,那一刻,她想起玫瑰的花語是愛、勇氣和希望,武漢這座城市讓她明白,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愛和希望,“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正是這些美好的情感,在人生的黑暗中給予我們無限的力量,支撐我們找到前行的方向。”
“學醫無止境,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職責。”馳援武漢的經歷,讓陳淑萍感觸頗深,她已經報名考研,“還有很多疾病,需要我們去攻克。”
陳淑萍表示,從武漢回到溫暖的小家,自己一顆漂浮不定的心終于踏實下來,今后,她將讓丈夫監督自己備考,希望和丈夫一起在工作上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