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5日12時許,鯉城區吳先生年僅11個月大的女兒小熙(化名)因病去世,夫婦倆強忍悲傷撥通鯉城區紅十字會的電話,決定捐獻女兒眼角膜及遺體,這也是鯉城首例人體組織捐獻移植,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近年來,鯉城有越來越多人和吳先生一樣,加入到捐獻的志愿者中。
從鯉城區紅十字會了解到,從今年1月至10月,全區遺體、器官捐獻新登記人數達17人,其中,遺體捐獻登記志愿者8人,器官捐獻登記志愿者9人,登記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1人。實現遺體捐獻1例,眼角膜捐獻1例。
近年來,鯉城區紅十字會積極參與和推動遺體、器官捐獻宣傳工作,采用線上線下配合宣傳的方式,結合紀念日及志愿服務等活動,深入社區開展各類宣傳,發放遺體、器官捐獻宣傳折頁和倡議書等材料,讓越來越多市民了解到遺體、器官捐獻的作用和價值。
鯉城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登記現場無需家屬陪同,只需攜帶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本)到區紅十字會辦理捐獻登記手續即可。但登記前需同家屬溝通好,因為一旦捐獻志愿者因為疾病或事故等原因進入待捐獻狀態時,需要其親屬簽字才能完成后續的捐獻流程。
據介紹,一位捐獻者的器官和組織可以同時挽救多位患者的生命,讓其恢復健康,生命也得以延續和重生。但受到一些傳統觀念影響,遺體、器官捐獻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
“隨著我們宣傳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都轉變了觀念,他們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自2013年開始錄入遺體、器官捐獻者至今,鯉城已有44人登記成為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不含已完成捐獻的人員),4人已完成遺體、器官捐獻。(賴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