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鯉城區強基促穩“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行動(以下簡稱“5+1”行動),提升農貿市場秩序整治成效,16日上午,區委副書記王明元、副區長王江濤帶隊前往東菜市場考察。
據了解,自“5+1”行動農貿市場秩序專項整治開展以來,鯉城區將東菜、北菜市場列為示范市場進行培育,率先開展整治工作,集中力量完善市場硬件設施,加強市場及其周邊管理,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東菜、北菜市場均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東菜市場
改進管理方式,提升市場“顏值”
上午8點半左右,正值市民采買高峰期,東菜市場內十分熱鬧。“更干凈”“更整潔了”,在記者采訪中,不少市民都發現市場“顏值”提高了。
以往東菜市場管理所在每個攤位前設置了一個垃圾桶,但7月份的時候,這些垃圾桶都“消失”了。“以往在攤位前設置垃圾桶,攤主們使用不方便,導致垃圾都堆放在攤位內,一則不方便清理,造成衛生死角,二則垃圾桶占用通道,”東菜市場管理所所長王志超告訴記者,因此,東菜市場管理所將垃圾桶撤除,要求經營戶在攤位內設置垃圾收集容器,由片區衛生員定時收集經營戶攤位內廢棄物。
市場管理上的這一小轉變,不僅方便攤主,保障市場衛生,還讓通道變得更加寬暢整潔,“原本因垃圾桶占道,溝渠淤積的污水和垃圾無法及時清理,現在也得到解決,溝渠也更加干爽衛生。”王志超介紹道。
此外,東菜市場管理所還與鯉中市場監督管理所相互配合,不定期在市場內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和整治工作,包括肉類商品檢查、規范上市商品農殘檢測等工作,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北菜市場
停車場重新規劃,外立面整治提升
菜市場的停車場和外墻立面就好比市場的“臉面”和“穿著”,在此次示范點整治工作中,北菜市場就率先對這兩個問題“動刀子”。
北菜市場停車場靠近北門街主干道,面積小不說,原本施劃的停車位也不夠合理,“以前,車輛停放車頭朝市場入口,豎排停放,能容納的車數量少,而且進出不方便。”北菜市場管理所所長姚毅銘介紹道。
“前段時間,我們組織人員對市場停車場重新規劃,并施劃停車線。”姚毅銘告訴記者,此外,市場還對停車場內長期停放的無牌拼裝三輪車和堆積雜物進行清理,增設擋車樁、配備停車引導員等,經過一系列整改,如今北菜市場告別停車無序的亂象。
而對于市場外的便民攤點遮陽傘存在高矮不齊、大小不一等問題,北菜市場便聯合相關部門進行整改。“我們采取集中定制、統一安裝的方式,由商戶和市場方共同出資安裝可伸縮式遮陽棚。”在現場,記者看到新安裝上的遮陽棚不僅方便攤主,而且統一美觀。
培育示范市場以點帶面
加強協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現場考察結束后,鯉城區召開了農貿市場專項整治現場會。會議聽取了東菜、北菜市場集中整治工作情況及示范市場整治行動方案匯報,并就下一步農貿市場秩序整治行動作出部署和要求。
會議要求,在示范市場整治過程中,市場管理所要與各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互相支持,建立示范市場長效化管理機制。同時,要發揮好示范市場的標桿帶動作用,力求通過以點帶面,推動其他市場持續深化整治行動,達到農貿市場規范管理標準的基本要求。
下一步,各市場要繼續嚴把食品安全關,以“5+1”示范市場整治行動為契機,繼續鞏固整治成效。各市場之間要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按照市場網格化管理機制,為每位市場管理人員、衛生保潔人員、停車場管理人員定崗、定責,明晰每個片區管理的責任要求,明確失職追究辦法,以每個片區管理工作落實帶動示范市場整體整治工作的推進。